|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城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卫健委闻令而动,迅速集结三批共179名医疗机构业务骨干驰援重庆市抗疫医疗队奔赴抗疫一线。 据了解,11月6日,城口县疾控中心派出3名流调人员驰援渝北区开展流调工作。11月8日,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在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驰援紧急通知后,立即集结125名医疗机构业务骨干,连夜准备物资,火速出发前往九龙坡区,开展核酸采样和核酸检测的疫情防控工作。11月10日,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再次紧急集结51名院感、护理人员驰援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南彭院区)方舱医院。 与新冠病毒战斗,争分夺秒斩断病毒传播链是第一要务。面对爆发式剧增的核酸采样标本,城口县支援九龙坡区抗疫检测小分队立即投入工作场所,进入工作状态,开启24小时不断轮班工作模式。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九龙坡区采集到的核酸标本进行大规模筛查和对阳性剂可逆标本及时溯源反馈。标本接收、样品转运、核酸提取、检测分析、结果确认、样品处理,全程环环相扣,有序而高效的进行着工作,每日检测量达到2万余管。 为了更快地抢在病毒前面,城口县支援医疗队参与的“追阳”先锋队全员24小时值守岗位,随时接受任务,夜晚集结,深夜出发已经是常态。看似容易的流程,却存在诸多艰难,地址不详、居住分散、不接电话等等诸多因素,给“追阳”工作的完成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始终坚信早一分钟锁定阳性人员并管控,就能让更多人远离病毒。 参与社区抗疫的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平均每日工作时长高达10多个小时,核酸采样点、医废物资转运、居民楼栋环境消杀等均有他们的身影,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发白的手,脸上深深的勒痕都是战斗的勋章。工作结束后,所有队员还利用休息时间,反复巩固穿脱防护服流程以及标本处理问题的规范事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默默守护,晨曦朝露而去,披星戴月而归,用他们的坚守变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南彭院区),支援医疗队到达驻地后,迅速成立了医疗组、院感组、护理组、后勤保障组,经过48小时的紧密安排部署,所有工作正有序开展,院感防控周密细致,后勤保障基本到位,51名队员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斗志抗击在疫情一线。 3支驰援队伍按照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党委提出的工作要求,保持高度政治意识和觉悟,时刻牢记医务工作者职责、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全体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冲锋在前,随时接受一切临时性工作任务,发挥和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畏艰险、奋勇前行,变压力为动力、凝心聚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贺立) 来源:渝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