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山女性策划推出 / t! z* f% D9 @( O' k
第五期 3 v( v- u9 m) {
* w: _# B0 D2 x+ g; T
张如双,女,199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县生态环境局派驻蓼子乡当阳村驻村队员。自2017年10月驻村以来,她按要求吃住在村,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1 y# Z6 h4 v! w2 Q" X& V8 i4 o& b
$ C4 Y$ u0 E2 v# |+ l/ D 重点来咯!! 下面 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 R3 N' y7 Z# E2 ?/ O9 U8 B “走出机关,走向基层,帮助村里理思路、出主意、谋发展,既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又使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得到了强化”是张如双的座右铭,指引着她始终坚持把驻村作为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她用热心、决心和耐心为当阳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赢得了当阳广大干群的好评。
" Y) X( L0 z1 |9 H% H
) Y# h) h& I. Y: E) r
1 T( R% R1 A" _, I! ?
+ V6 Q8 D2 b: Y, y A' ]4 N01
) I7 |& ]: a) p% i$ Y- z她是一名党员
9 N! N3 n. r4 `3 s; ^. X: e
1 b" z g( [- c: G7 H( |作为驻村队员,张如双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群众对驻村工作的理解。2016年12月当阳村首条长约6.5公里的村级主干道完成硬化,这条道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在随后的走访过程中,张如双发现很多村民房前屋后物品堆放杂乱,院坝草丛横生,部分群众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尤其是住在中高山一带的村民。1 D2 g$ K$ P# `# C& W2 y% g2 W
l0 ~ Z' C0 H% H1 n) V
1 [! w/ ~4 C# q3 a$ w" k# N4 F4 t
“路修通了,农户的居住环境和卫生习惯务必要有改善。”这是路修通后张如双脑子里萌生出的第一念头。她积极向派出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汇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共捐赠水泥80吨,用于当阳村的“户貌六改”,改院坝、改阴阳二沟、改厕所、改圈舍、改厨房等。不到一年时间,当阳村共计完成了118户农户的环境整治工作。
* x0 o. X) @4 e1 C7 M7 U; [( M( j9 m3 v3 x1 m! Y" ]
$ Z0 l, k) _9 x( g* Q: T+ g
2 b2 w) a/ c! d( N
0 g; o K: U& q5 D5 M2 h
陈某是当阳村的一名建卡户,他经常说自己家中的残疾妹妹智力低下,就喜欢乱丢物品,打扫干净后也根本无法保持。张如双了解后,同村两委多次入户,动员他清理房前屋后,都没有效果。后来张如双渐渐了解到,残疾妹妹只是借口,自己懒才是真正的原因。
8 W+ P# ~ W: g6 L, A
# k6 _/ ~4 I" G$ q/ Z" ~4 x- C! m3 z& k& L0 z# i! z: B. S3 ~
3 d. u$ T* W5 l/ J( c" \
9 ^( R) f' d8 g3 w! o 于是张如双找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多次来到陈某家,一边帮着打扫卫生,一边进行着思想教育,久而久之,或许陈某是被触动了或者觉得面上无光,现在很自觉的将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嘴上说着不再会麻烦大家的话。
' ?8 u& u9 Y0 _) h! p( P b0 J# t4 H4 f y/ L7 o
9 R- N8 o6 O9 r* o$ i
4 s* F8 Z: `" |, w1 A, G
( R& n/ R: G. m. s' M
在各项工作中,张如双都是踏踏实实,言行一致的。无论给领导、村两委,还是人民群众,都留下较好的印象。张如双说自己只是想了一个共产党员该想的事,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 H5 M1 O+ x. }/ T# n7 R& i
& O0 [5 s+ l j$ y7 e% ]
V$ e" R$ I; r
02 8 s# b) O0 |4 D' g
她是一颗"钉子" 7 x7 e; A. N4 n0 A
- c o& B$ S; ~4 [; ?- v
4 s+ M' z4 p) E) [! }
共产党员就应该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要闪闪发光。在村里工作没啥规律,忙的时候一直不停地忙,不分白天黑夜。% K1 t3 g+ ?8 d4 Z
9 W6 l! ~1 Y, x. E: v$ N9 z9 x& o( A
5 O8 t* B$ Z5 s |4 D' D 在入户走访中,张如双了解到了什么是真贫困,什么又是真纯朴。她说有一位70余岁的老大娘,身体硬朗,还喂养两头猪和十余只鸡。她一个女儿远嫁外地,一个儿子外出务工,一年到头只有一条狗陪着她,看着这个简陋却不失干净的家、贫穷却信心满满的老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2 q8 p6 ~( G& q" W, W$ f5 j C- P
& c2 l3 C- ^/ S/ `2 V0 J
; V7 U' D5 I; f9 O8 a7 h 还有一个五保户,房屋的状况惨不忍睹,两间房子破烂不堪,墙体几近坍塌,必须赶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把房屋修葺维护一番。那个原本是家中顶梁柱的男人,却不幸患上了肺结核三期,三天两头住医院,要不是政府的救助和支持,估计早就熬不下去了。
( {4 G1 V4 ]) R- m/ _8 _5 S$ i; m! A* L5 ~0 |0 @$ F5 J8 H* U
# Q2 r% n& n( }5 g) L% B; c
8 k+ ~7 W* G/ o1 z% t
还有那个十六岁的鼻腔癌孩子,他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看了这些更让张如双懂得,什么是知足,什么是珍惜,什么又是感恩。作为钉子,必须得发挥钉子的作用。
/ L& u/ O4 C: }; P' r% X
- H# p% M! _/ {2 g9 j- p* N2 O, E0 U
+ I+ {# r- @ N# Q( j ?
# r2 l; X; Z0 D1 n. G1 |3 G03
0 R( m0 v" o6 }1 U她是一个"傻子" ) @; E# q- G* u5 n7 U) {) W9 @4 B
1 ^0 u: T5 f4 h
2 n( ~2 ^$ h1 J
1 j# ~! Y+ U6 ]7 J
' {8 ?+ z+ E2 A- k1 R% w 从县城到农村工作,无异于在一张白纸上,重绘人生的诗篇。今年受疫情影响,眼见时间流逝,如果今年不抢抓季节,把产业落实到户到地块,那后面的扶贫工作更是纸上谈兵。/ E- J e/ z: `9 I1 D# y+ V
8 V2 s2 y) R+ k4 E" U
可一提到种植药材,大部分农户都有抵触情绪,对发展药材兴趣不大。后来,张如双向几个原来的种植大户了解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在2017年以前,村干部鼓励村民种植金银花,但由于不懂技术,费时费力,加之当地的地理条件不适合金银花的生长,种植最终未能成功。
8 J) d( P; L* v4 i( i; L) H4 s, n; v
因未挣到钱,村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如双和村干部一道每家每户的走访,讲解当阳村有什么,村民应该种什么,上级有什么补助政策,帮扶单位可以提供什么帮助,给村民讲清讲透,在明确知道有提供技术服务和销路保障的前提下,村民的顾虑才渐渐消除。( r5 }- f. ~7 Y& T) I; U$ {/ P; Y
( S& z- e( |9 [6 L5 S! v+ T8 E! F
* v ~: P# O3 X! d
每天走得精疲力竭,讲得口干舌燥,就像有句话说的,万物皆有裂隙,这样才有阳光照进来,贫困在这里并不是没有破解之道,各种政策在此落地,各种力量在此聚合,今日洼地,将成明日高地。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一个二十几岁的女生晒得像个“黑娃”,可她却笑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能干好工作,比什么都强。
7 x% P, E3 |6 q# N, m3 D- Q+ R& L% H8 p6 E1 H) L
, p/ ?6 K8 r0 n- c- a
04
* U6 q# I5 R& q& r, e. P她是一颗珠子 ! o2 i5 P! N) m& ]! ?+ B
* x9 l$ A! c; K2 D$ ?+ c
翻看她的手机相册,数百张照片的背后,每一张都是见证,每一张都诠释着驻村干部的喜与忧。1 B% V2 i! x" c) {
4 H# X1 B& G5 v d! A3 E: ~8 M! D' U; ?
5 p0 x) |( \ \9 A
u9 y0 X2 M- N f) t2 Z" W/ s* M 有领导调研的,有入户走访的,有帮扶慰问的,有勤于工作的。每一张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都是一个美丽的瞬间。通组1.6公里道路已完工,2社村民的脸上乐开了花,他们再也不用为了盖一次章,开一次会而徒步几个小时。易地扶贫搬迁13户农户已住上干净宽敞的新房,既解决了交通饮水的诸多不便,又改善了居住环境。
, p. }& W# v0 j! M8 p0 r5 c; V' w* @3 _8 e+ x5 k5 D
! W3 r- T3 r% e* ]7 N; X( k/ P
6 b: M" m0 c7 P, h0 Y" \, K3 k
四个社的村民解决了季节性缺水问题,水管一开,流出的不仅是水,还有那期盼已久的喜悦与幸福。孩子上学有了保障,再也不用担心因学费问题而上不起学了。就连她自己帮扶的那个低保户贫困户都说:这共产党就是好啊!没吃的给送米面,没住的给盖房,看病还不用花多少钱,这样的世道,可真是好啊!”
+ v; v3 ?7 y$ x! m! L8 u
1 t; }0 E/ I. p
% s9 s' c5 _1 y( q; l2 H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她知道她现在所做的还微不足道,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但她认为:即便是米粒之珠,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关心下,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也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5 z s9 J, h; L8 h" s
* G2 O2 y9 e9 p \' u: o0 y& r* f! @6 x( I* I" r$ f. [* 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