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内外联通的基础设施、共享优势互补的生态旅游资源、共用铸魂育人的红色资源——今年,“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将推动五个方面37项目标任务,让“一号工程”走深走实。这是4月4日,记者从城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城口的大巴山景色。 “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大功能平台之一,包括我市城口县以及四川省宣汉县、万源市。上述三地共处大巴山腹地,均为连接陕南、川东、鄂西的重要连接点,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有着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 前不久举行的城口、宣汉、万源三地通过第四次“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党政联席会,确定了今年该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保护红色遗产和传承革命精神、共建内外联通的现代基础设施、共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在共建基础设施方面,三地将共同推进渝西高铁和G69银百高速城岚段建设,推进城宣大邻、城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万源至城口天然气长输管道建成供气;有序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共同开发与利用,建设大巴山新能源基地;积极抓好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地新增5G基站210个,其中城口80个。 在生态旅游方面,三地将成立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联盟,共同打造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具体包括积极推动城口亢家寨、宣汉巴山大峡谷、万源八台山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九重山—雪宝山、月亮坪等核心景区建设;畅通“大巴山旅游环线”,建立客源共享、游客互惠和利益分享机制,联合探索跨区域跨景区“一票通游、一码通行”,力争三地游客接待超过3000万人次。 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通过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成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城口县老城减量提质、新区有序开发,加快宣汉规划建设明月新城进度,支持万源建设生态宜居名城,提升三地中心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 在挖掘红色资源方面,三地将充分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城宣万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和红色研学,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品牌,打造川渝两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三地将继续推动“联合河长制”“联合林长制”,共同打击跨界违法行为,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国考断面水质均超过国家Ⅱ类标准;共同推进大巴山生态廊道、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和大巴山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建设;持续保持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国字号”名片,共建山清水秀的美丽大巴山。 来源: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