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1714|回复: 0

    踏红色沃土 品生态城口|“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

    [复制链接]

    6539

    主题

    6626

    帖子

    2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23878
    发表于 2023-5-9 17: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来到城口。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新西兰、阿根廷、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5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政协报5家涉侨中央媒体记者参观了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重庆山神漆器有限公司、岚天乡、河鱼乡、亢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城口老腊肉非物质文化体验馆等地,深入了解城口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感受城口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和脱贫攻坚成果。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重庆市侨联副主席罗强,城口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鹏举,城口县侨联主席邱云等参加有关活动。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在重庆山神漆器有限公司了解城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夏一文 摄

    “我们制作的漆器以天然原木为胎,用优质生漆涂面,采用民间漆艺,结合现代科技,经过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在重庆山神漆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泽荣向采访团介绍了山神漆器的制作方法

    城口的生态条件十分利于漆树的生长,漆树资源特别富,因此城口也被称为“中国生漆之乡”。山神漆器则是城口县的一张名片,不仅驰名中外,远销国内外,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参观山神漆器以后,我们看到了城口县在文创产品上的积极作为,希望城口县能够聚焦更多文创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文化繁荣。”看着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形态不一、巧夺天工的漆器,马来西亚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说,“我们海外华文媒体这次走到了城口县,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城口县的经济建设成果和感人故事、文化繁荣景象带到国外,传播给世界。”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岚天乡了解城口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夏一文 摄

    在岚天乡,采访团探访了星月村、磐石山舍,并观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棍舞表演,感受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建设成果以及古朴的巴文化。城口钱棍舞是集歌、舞为一体的群体性综合艺术。表演中,演出者以钱棍为道具,在领唱的带领和指挥下,将钱棍舞动或击打身体而发出声响,根据节奏完成跳跃、移动等动作从而进行队形变换。其轻盈流畅的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的舞姿感染了在场所有的记者,大家激动地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个时刻。

    “钱棍舞我感觉特别好,因为它既有中国传统舞蹈的节奏,又有本地乡村文化的这种表现,还有健身的功效。”澳门大湾区时报副总编辑王文拿着钱棍跃跃欲试,开心地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河鱼乡体验民俗文化。记者 夏一文 摄

    在河鱼乡,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遇见·三十一涧”森林民宿酒店、农耕体验园、为侨服务中心、“柳堤溪畔”民宿、侨胞之家和两扇门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等地,体验了大巴山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入了解了城口侨胞联系工作建设情况和城口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思路。

    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穿过郁郁葱葱的林带绿海……采访团来到了掩映在青山之中的“遇见·三十一涧”民宿,原始古朴的外观,静谧幽静的环境,眺望远方,山峦翠叠,云舒云卷,宛如世外桃源,记者们都沉醉其中。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在河鱼乡“遇见·三十一涧”森林民宿酒店了解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记者 夏一文 摄

    “‘白云深处有人家’,在这里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首诗的意境。”德国新侨网执行总编高翔踏进小木屋后,情不自禁地感叹,“我昨天从重庆过来,没想到温差这么大,感觉到了夏天这里应该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空气质量好、环境原生态,我直观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于生态保护、文旅产业的重视。”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亢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了解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记者 夏一文 摄

    山峦叠嶂,峡谷幽深,山峰俊秀……采访团一来到亢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就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他们参观了四方碑野奢酒店,并同当地农户交流。“每年夏天一到,从中心城区、万州、达州等附近区县过来避暑的游客非常多,我们这里所有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基本都是满房的状态,一个夏天的收入就十分可观。”大巴山森林人家老板唐任平向采访团的成员们介绍道。

    “这里民风淳朴,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是一个很好的避暑养生的地方。”阿根廷华人头条(北京)总经理陶泓汐说道,“重庆中心城区夏天炎热,而这里夏天气候宜人,发展避暑经济是非常有潜力的。”

    5月6日至8日,“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这是采访团一行在城口老腊肉非物质文化体验馆了解老腊肉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等情况。记者 夏一文 摄

    “城口老腊肉采用的原料都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以天然富硒饲料为食、养殖周期在300天以上的高山生态猪,再通过独特的香料腌制与青冈木炕制,造就了城口老腊肉的独特风味。”在位于修齐镇的城口老腊肉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内,采访团认真聆听着城口老腊肉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赵孝春讲解城口老腊肉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等。城口老腊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醇厚回甜,甘香爽口,肥不腻口,瘦不塞牙”的口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民以食为天。我们还未到城口就非常期待能够品尝到地道的老腊肉。今天吃到后,果然名不虚传。”香港中外新闻社社长韦燕品尝了新鲜出锅的腊肉、腊香肠后,赞不绝口,“希望这门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我们也会写好老腊肉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在认识老腊肉的同时也认识城口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

    5月8日上午,“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走进城口活动圆满收官。记者 夏一文 摄

    5月8日上午,“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行城口段活动圆满收官。在领略城口巍峨壮丽的大巴山自然风光、淳朴的风俗民情、日新月异的乡村建设后,采访团成员们感触颇深。

    “在我过去的印象中,我以为城口是一个偏僻穷困的县城,但是这次来,我看到了革命老区各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发展建设得很好。”菲律宾亚太通讯社社长刘继明是从重庆走到海外发展的记者,他说,这次他以赤子之心回到故土,在旅途中拍摄了许多精美的视频,之后会将这些作品传播到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衷心希望城口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保持地方特色,注重生态保护,我们也会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传播到欧美国家,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和海外朋友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旅游投资。”美国《新世界导报》亚太部总编辑王传明说。

    “城口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劳动人民的勤奋,以及经济的发展变化。我们作为海外的华文媒体,也很乐意借此机会,把城口推广宣传到海外。”美国《中国人视界》中英文双语杂志社社长沈红辉说。

    来源:掌上城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爱上城口,爱上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