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坪坝镇议学村坚持党建统领,以“议百姓之事、学为民之策”为工作内核,持续深化“红色议学”党建品牌内涵,探索实施“五议”工作法,不断建强“五型”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以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学习主线,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用好“学习强国”、“重庆市党员教育融媒体平台”等网络资源,通过院坝会、微宣讲、思政课等方式开展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常态化抓好党员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围绕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拓展延伸,以农业产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基层政策法规为学习重点,组织开展政策讲习。通过推荐村干部到镇政府科室(中心)跟岗学习,结合向辖区群众发放农业产业、民生保障等政策汇编、宣传折页等方式,促使干部吃透、群众了解政策法规。 创新实施村级“实用人才培育工程”,组织辖区群众参加电工、焊工、厨师、月嫂等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定期邀请农机专家、致富带头人、养殖能手等到村开展技能培训、现场实操,帮助本地劳动力通过以工代训、以训代补实现就业增收。 升级改造便民服务中心,营造开放式办公环境,规范“群众说事站”和政务事项代办点建设,完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网格员联系群众机制,落实围桌议事和一站式服务机制,实现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强化村级服务效能提升。 推行“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的组织生活形式,结合实际创新“结对共建”“线上共学”等自选动作,线上依托党员微信群和“红色议学”公众号开展组织生活会,线下坚持为行动不便老党员开展送学送书上门,双线联动解决“三会一课”流动党员、老党员难聚齐的难题。 聚焦畅通群众党员提建议、谋发展的渠道,创新建立线上+线下的“红色建言邮箱”,征集村级发展有效建议并研判落实。全面实施“人才强村”工程,吸纳本村“能人”建立村级“人才库”,并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社工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入库机制,激发群众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与实验小学、复兴小学、任河小学、红军小学等学校党组织签订联建协议,创新打造“童心向党走 红色议学行”文旅IP,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与臻致源肉兔养殖公司、重庆实验动物养殖公司、美缀美食品公司等企业党组织建立“企村联建”关系,通过发动辖区群众开展肉兔代养、组织辖区群众到联建企业就业、与联建企业签订购销协议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 与坪坝派出所开展支部共建,吸纳基层民警加入“治理网格”和“说事队伍”,警、村联合进入“红色说事点”协调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开展法制教育和政策宣讲,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建立“村级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引进肉兔、山地鸡养殖企业和GLP项目,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盘活土地、厂房等集体资产,力争带动一批、致富一批。 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完成辖区楼栋、场所、人员可视化数据平台信息录入,招募党员群众成立“红色议学”志愿服务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用好用活“一约四会”机制,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党员示范户评选,助力建设和谐有序善治乡村。 “两委”聚焦加快补齐村级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项目,新建停车位和公共厕所,完成辖区产业路新建和硬化升级工程。聚焦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维护提升和场镇河沟污水治理,对辖区乡村公路、环山步道开展常态化维护,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结合党支部示范化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职能提升,健全完善党内法规、联系群众、三事分流、作风建设等机制。按照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原则,编制村“两委”成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负面问题清单,采取“制度+清单”方式,双管齐下推进工作落实。 健全完善村级基层组织考核制度,结合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作风整顿和“以案四说”,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群团组织负责人开展年度工作述职,由支部书记牵头,对职责不清、业务不熟、责任不强等问题谈话提醒,倒逼基层队伍工作效能提升。 健全完善村级工作“党委点评、支部自评、群众测评”三级评价机制,扎实开展村级基层组织自查整改提升专项行动,整改落实镇党委专题研判反馈议学村党支部建设问题和支部自查问题,常态化开展群众调查问卷测评,切实建强支部堡垒,达到以评促效的良性循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