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圆亭依然在
世间却已岁月深
肖运锬
在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原十三军军部大院内,至今仍然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塔式会议厅。它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会议厅。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从南京迁来重庆,其政府和军事机构大多分布于母城渝中区和南岸区等地。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驻地原系蒋介石兼任团长的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及蒋经国担任教育长的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所在地。随着形势的发展,此地后来改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的驻地。
院内原有大量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办公的民国时期的建筑物。解放后,在此重新修建了大量驻军营房,原有的建筑物几乎悉数撤毁,现仅仅保存了曾作为会议厅的圆型厅。
这座圆形会议厅,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式风格突出,砖砼结构。圆厅主体建于大型台基之上,台基呈圆形,自下而上逐步收缩,总计两层,每层都砌有石雕栏杆,使之显得雍容华贵。圆厅主体周长共48米,分设八面型,每一面都开有玻璃窗,所以采光极好。建筑物顶端呈尖锥,直指苍穹。圆厅外侧设有回廊,回廊由八根端庄大气的檐柱支撑着,更是别具风采。
解放后,号称“铁军”的54军最高指挥机关入驻此地。在铁血将军丁盛的带领下,54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西南边境平叛、中解放后,号称“铁军”的54军最高指挥机关入驻此地。在铁血将军丁盛的带领下,54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西南边境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icon等。移师河南新乡后,1979年,54军又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历次的战斗中,54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故有“铁军”之称。
1968年,54军与长期驻守云南的13军换防,13军军部入驻此地。13军解放后长期驻守云南,曾先后参加过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中缅边境勘界作战、西藏平叛等战争。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素有“丛林之虎”称号的13军由川渝南下,担任西线作战的主攻任务,在西线首先渡过红河,向谷柳、保胜、坝洒发起进攻,将红河西岸的越军据点尽数拔除后,直取越南icon北方工业重镇柑塘等地。全歼了越军345师和大量地方部队,重创了越军王牌部队316A师,打出了军威、国威。
随着时光的流逝, 54军和13军相继离去,他们虽然带走了属于军人的迷彩,带走了山城重庆的几分神秘,也带走了“铁军”和“丛林之虎”的威猛,但在历史的天空中,他们依然像晶莹的星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俯瞰着昔日驻地的遗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