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观花、夏避暑、秋赏叶、冬玩雪,每年来我县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正在河鱼乡畜牧村两扇门游玩的游客刘宇翔说:“去年深秋我到北屏界梁观赏彩叶,今年又到河鱼游玩,发现很多危岩已经得到整治,现在我是玩得既开心又安心。” 我县地处大巴山,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条条公路冲破大山阻隔,蜿蜒前行,由于地质条件特殊,不少公路边坡结构松散,不时有落石滚落,遇雨季或恶劣天气,时有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县应急管理局积极治理,用钢筋、混凝土、防护网给危岩穿上“盔甲”,多处公路边坡地质安全隐患做到了早发现、早整治、早消除,有效保证了公路的畅通和驾乘人员的安全。 “群防+技防” 隐患早排查 2022年8月29日,城万快速通道木瓜口黄泥洞路段发生坡面块石滚落,一辆运输货车和一辆皮卡车被砸。安全重于泰山,加大公路边坡隐患排查在我县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河鱼乡组织辖区群防群测员和“小鱼儿”、“老大哥”等志愿者,适时监测提醒。依托“驻守地质工程师”,通过无人机巡飞等方式,监管检测到螃蟹溪入口至河鱼场镇路段危岩体整体呈条状,近直立,是修建Y004乡道时切坡形成。危岩体由于切坡临空,加之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岩体多被切割为不规则块体,在降雨作用下,裂隙水压力增大,不规则块体达到极限状态后出现经常性垮塌掉落。河鱼乡规范设置多个“注意落石”“注意观察、快速通行”等警示标志,时刻警醒提示。加强构建群防群测、科技补充的监测机制,织密织牢“监测网”。 危岩穿上“盔甲” 隐患早排除 “用细密的钢丝把整个危岩罩住,防止石头滚落。”在省道S501河鱼乡螃蟹溪入口至河鱼场镇路段的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忙着给山体编织“盔甲”,他们穿行在崖壁上,清理危岩、打刷坡面、钻孔安装锚杆、穿绳挂网。工人给山体“穿”的叫主动防护网,由不锈钢绳编制而成,网孔细密,将摇摇欲坠的山石稳固在山体上,能有效防止山石坠落,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下暴雨的时候,经过这里就会提心吊胆,害怕石头滚落下来。”驾驶员刘明阳说。2023年,县交委投入16余万元对该山体进行整治,经专家审查,该山体适宜“防护网和锚喷”治理,经过10天时间的紧张施工,地灾隐患得到有效消除。整治后的山体,被一个巨大的防护网牢牢固定,俨然一副量身定制的“盔甲”,再也没有一颗石子滚落下来。 近两年来,县交委整治公路边坡安全隐患64处,根据不同的岩层、坡度、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整治方式,从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24年计划整治约30处,在各个公路边坡安全隐患点,随处可见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安装主动防护网、安装被动防护网、筑造抗滑桩、植草护坡,各个整治方式在城口危岩治理中得到有效运用,各个危岩边坡得到有效治理,各个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除。 游客平安游玩 群众满意度高 据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每年的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受雨季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在公路危岩未治理前,雨季群众出行时心里总是“七上八下”。通过隐患大排查、整治大投入、公路全覆盖,边坡危岩治理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看到山体穿的牢固‘盔甲’,我们出行时心里踏实多了,这真是一项惠民工程、积德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在安心出行的同时,一定会好好爱护这些基础设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城口危岩治理工程助力点赞。”村民钱鑫说。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