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238|回复: 0

    城口双河:用好红色资源 做好发展文章

    [复制链接]

    6137

    主题

    6224

    帖子

    2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22442
    发表于 2024-1-3 0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李先念,生前在回忆录中写道:“川陕革命根据地东起城口,西至嘉陵江……”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口是重庆第一个被地方红军解放的县城、第一个迎来红军主力部队的县、第一个打出地方红军旗帜的县,也是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

    而这一切的“起点”,在城口“西大门”的双河乡。1929年4月,王维舟、李家俊组织领导的川东固军坝起义爆发。成立了以李家俊为组长的固军坝起义领导小组,从此拉开了川东农民武装起义的序幕。6月,起义队伍改编为城(口)万(源)红军,在双河乡余坪刘家院子设立城万红军指挥所,渝川陕地区第一次打出了地方红军的旗帜。城口的“革命星火”由此点燃。

    90多年后的今天,双河乡正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军精神,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做好“红色”“绿色”文章,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深挖红色文化

     

    在双河乡柳河村庞家院子,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1929年春,固军坝起义前夕,李家俊来到双河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在庞家院子作宣传时,这棵树就是最早的“哨所”。1930年7月,在军阀与地方反动武装的疯狂“围剿”下,固军坝起义失败。庞家院子的百年老树也被反动武装视为庇佑红军的“神树”,纵火要将其烧毁。皂角树被大火烧焦了一半,依然坚强地存活下来。

    90多年后,九重山腰,双河乡在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刘家院子)前沿哨位旧址旁新建了“红色哨所”。此处背靠九重山,对望八台山,右望白芷山,左邻万源固军坝,俯瞰余坪六十六道拐,该“哨所”外围由19根立柱作为护栏,烽火塔高12.29米,党徽在上,形似飘带,当地村民形象的将其称为“红飘带”。

    曾经,城口的革命星火在皂角树下“点燃”。如今,乡村振兴在“红色哨所”的见证下大步迈进。“红飘带”与皂角树的交相辉映,是双河乡深挖红色资源的最好见证。

    “红飘带”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据双河乡组织委员王志红介绍,近年来,该乡围绕红色主题,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借助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契机,对原红色旧址进行了重整修复和周边环境整治,并命名为“红色哨所”。通过把文旅深度融合的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结合,创建“红色双河人”“双河红少年”品牌,充分释放红色资源“育人”效能,发挥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把红色哨所打造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

    在新时代,“老哨所”担负起了新的使命。

     

    讲好红色故事

     

    “镰刀割断旧世界,斧头劈开新乾坤,欢迎来到双河乡余坪村刘家院子城万红军指挥所。”今年7月,双河乡余坪村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迎来了一批“小客人”。他们是参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

    在活动中,孩子们穿上红军军装,参观余坪村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了解“固军坝起义”“巧取魏家湾”“硬取双河口”等城万红军历史故事。同时,让孩子们现场化身“讲解员”,用自己的理解讲述心中的红色故事。据了解,暑假期间,该夏令营共组织了55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培养了小小讲解员12人,为前来瞻仰红色历史旧址,重温革命情怀的游客开展了10余场生动的讲解。

    “这是我们依托红色景点,讲好双河红色故事的探索之一。”双河乡宣传委员吴迪表示,为铭记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双河乡多措并举讲好和传承好红色文化。

    打造红色情景剧进行“讲”。以固军坝起义打响第一枪及当年城万红军在双河真实的故事为主线,组织机关职工、村干部、群众搭建演员队伍,打造沉浸式红色情景剧《星火耀双河》,覆盖教育2000余人次。

    组建特色队伍进行“讲”。培育本土“小小红色讲解员”20余人,讲解50余场覆盖1000余人次;特邀老红军到城万红军指挥部为广大青少年宣讲红色历史;邀请10余名老同志为广大党员干部宣讲本土双河红色故事10余场;聘请本乡退伍军人作为红色党建品牌培育顾问。

    利用现代手段进行“讲”。运用“抖音、视频号、风正巴渝”等新媒体平台,从线上对双河红色故事进行线上宣传;同时,依托县委党校,设置微党课、情景教学等党性教育主题课,深入宣讲红色文化、红色历史,让红色故事入脑入心。

     

    用好红色资源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财富,但只有充分利用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近年来,双河乡依托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生态产业,做好“红色”“绿色”两篇文章,推动“红色+绿色”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扎实做好“红色”文章。大力推动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室内展陈改造升级、功能复原及环境提升,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对村内革命文物点定期巡查;成立党校余坪教学点,聘请团队挖掘红色资源,围绕党性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乡村研学等搭建红色教育大课堂;以九重花岭为载体,围绕农业科技、农事体验、乡村振兴等建设红色教育实训点,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做好“绿色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盘活九重花岭景区建设,种植白荷、西洋鹃、樱花、红叶石楠等花卉苗木,推动观光旅游发展;建设大巴山森林人家,完善市场主体投资运营的酒店功能,实现日接待游客达200人次;完成刘家院子周边农户房屋及院落改造和停车场项目建设,完善红色美丽村庄标识标牌,开展余坪村至城万快速公路通道主干线环境整治。

    “一切的成效都来源于‘红色3+’的工作模式。”据双河乡党委书记梁峰介绍,在利用红色资源时,双河乡持续强化“红色+党建”阵地建设,借助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契机,精准定位红色和党建主题,整合资源,采取以红带“育”的方式,打造集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红色社工室等为一体的红色阵地,使之成为“红色之城”的一个重要支点。

    持续强化“红色+文旅”经济发展,聚焦红色文旅主线,采取以红为“领”,打造红色主题景观带,推进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红色院落建设,打造红色主题体验项目,发展红色研学产业,强化文旅经济。

    持续强化“红色+绿色”融合发展,紧扣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主题,采取以红增“绿”、以红振“兴”模式,引进多个市场主体,盘活优势资源和闲置资源,打造林下淫羊藿基地和蓝莓观光体验基地,开发九重生态民宿产业;同步推进电商直播、农家特色经济发展、强村公司建设等工作,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实现“红色+绿色”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来源:掌上城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爱上城口,爱上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