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年国庆中秋将至,在重庆市城口区高燕镇红军村里,喜获搬迁的贫困户覃洪江一家,日子越发红火着。
' f$ V5 J* w/ ~* z. m覃洪江一家的院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闫仪 摄易地扶贫搬新家 贫困户住上明楼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了解到,去年10月1日,高燕镇红军村三步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热闹非凡,红军村9户贫困户在新家门口集中摆起了“新家落成宴”,欢欢喜喜搬进新家迎接新生活。 ( K: E6 [2 o" u! }& y( i
覃洪江和妻子龚佑美。张琛薇 摄红军村距离高燕镇场镇半小时车程,地势开阔、民风淳朴,因常年受交通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全村共有884人,其中贫困群众217人。近年来,高燕镇将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全镇贫困人员住房情况全面摸底排查,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切实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5 B+ O; Z" Z' c# t, F; E覃洪江家的小卖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闫仪 摄此次搬迁的9户贫困户,原来大多居住在半山腰上,交通条件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家里房屋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达到易地扶贫搬迁要求。 “真是托了党的福,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以前旧房子是小雨小漏、大雨大漏,家里的锅盆接漏都不够用。”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红军村村民覃洪江回忆起来高兴的说。 一家告别了住了几十年的危房,从高山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看着亲戚邻里、帮扶干部一起帮忙热热闹闹搬新家,覃洪江难掩心中喜悦。 差异化扶贫更精准 贫困户迎接新生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覃洪江今年43岁,6年前,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低保成为全家的唯一生活来源,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部压在了妻子柔弱的肩上。 6 U, q- Y0 w4 W% S3 R
高燕镇居民发展种植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闫仪 摄覃洪江一家原来居住在高燕镇长田村和红军村交界处,不仅交通条件差,居住环境也很恶劣,很不利于身体恢复。高燕镇党委政府了解到覃洪江的实际情况后,将他评为贫困户。 去年年初,红军村三步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动工建设,覃洪江家被一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名单中。 经过近6个月的施工,2019年7月30日,红军村三步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正式竣工,有效解决了9户贫困户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2 L8 j' \8 E% Z) ^. c% P K易地搬迁居民家后院设有菜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闫仪 摄覃洪江就是其中的一户,通过政府差异化补贴,全家搬进了新房,生活也有了起色。覃洪江的妻子龚佑美脸上挂满了笑容,她说:“这房子不仅有客厅,还有卫生间,空间又大,设施又齐,我们更要奋发努力,用新气象、新作为迎接新生活。” 多项扶贫举措并举 计划年底实现全镇脱贫 “为促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镇上根据实际,将在安置点附近规划建设红军村扶贫车间。”据高燕镇红军村第一书记王旭东介绍,该村扶贫车间依托全镇产业发展规划,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包装,建成后,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车间就近务工,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发展及增收问题。 " B0 s j( s% F1 m4 e3 s, L. o |
集中统一的牲畜棚更加整洁卫生,也便于管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闫仪 摄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覃洪江的“三步梯农家乐”生意正好,房前屋后的小院也干净整洁,时不时有邻居前来光顾。据龚佑美介绍,目前自家农家乐和小卖部每个月大概有近1000块钱的收入,加上和村集体一起种植了3-4亩大黄,一家人生活基本够用。 “靠轮椅,我的身体站起来了。靠党的好政策,我还要在生活中站起来!”覃洪江如是说。 除了覃洪江以外,脱贫攻坚以来,高燕镇还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209户791人,通过精准施策、培育产业、党建援助等多种方式竭力脱贫攻坚。 据悉,通过该镇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已经实现脱贫越线840户,3388人;其中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89%下降到2019年的0.72%,还有30户105人未脱贫,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实现脱贫越线。 来源: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