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曾受交通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城口最真实的写照。
搬出穷山沟,过上甜日子,这是我县高寒深石山区住户祖祖辈辈的“梦”。沐浴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春风,我县在25个乡镇(街道)建设了47个集中安置点。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住进了新房、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复兴街道红坪村友谊花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貌。 复兴街道 供图
走进复兴街道红坪村友谊花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建的5栋“小洋房”错落有致,安置点内村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等,水、电、气、网等设施齐全。
该安置点是复兴街道红坪村2015年的易地扶贫整村搬迁安置项目。该安置点的102户搬迁群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山沟里住了一辈子,有一天还能住进现代化“小洋房”。
“红坪村地处偏远、山高沟深,村里交通闭塞,没有硬化的道路,没有任何通讯设施,没有一户有卫生厕所,大多数村民的居住房屋都是土木结构且年久失修的危房。”复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思考了多种帮扶方式,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红坪村实行了整村易地扶贫搬迁。
红坪村、友谊社区的文体广场。 复兴街道 供图
该安置点于2015年4月1日开工,2018年12月底完工并陆续交付使用,2019年春节,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实现了安居梦。
搬迁户刘加春现在每天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从以前交通不便的村落搬到了现在的安置区,由此告别了以前赶场买卖东西需要走几小时山路的日子。
想起以前的日子,刘加春感慨:“我们以前的房子是‘大落大漏、细落细漏’的木板夹心破土房。现在出门就有小超市、卫生室,路、水、电、讯等设施都很畅通,孩子们上学也更方便,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亏了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