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工作,统筹标准化学校建设,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场地达标率达到87%;全面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入推进。
, \+ ^) k; h6 h8 Z: m* ~7 B- d
/ e$ [! J- Y# l: [! G
7 J, T. D& h! u& ~9 n8 Y
a2 n, z( a. B9 Z) P' T+ B# p- i4 C
* z4 l; ?% H3 F# V
, t/ s8 g4 B) S( l5 ~- z1 d( `0 s8 M5 k# ?% |; {+ \
O8 {/ o2 m( r( n( g
* k+ [- B9 e" S" }
$ x, U7 r: W3 l) D5 a
; q, J+ H6 N% ] Z% Z2 A) f每天都有兴趣活动课 她成才艺小达人
v0 C4 V0 M! P7 t7 H6 Y 1 l8 ]( q6 L; Z1 O3 o
16日下午4点过,重庆市城口县咸宜中心小学的书法教室里,唐张思晨铺平宣纸,提起毛笔,一个个方圆规整、笔锋尽显的字在宣纸上排开,她正在为即将参加的才艺大赛做准备。此前,她的书法作品已陆续在重庆市第二届乡村学校少年宫书画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了四次一等奖。 - C* a2 K! k' S# [; x) _& Q: a
7 k: N9 t- h; g4 Q- [# Y“书法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主题墙、升旗台上都篆刻的是同学们的书法作品,学校的展览馆里也陈列着很多我们的书法获奖作品,”提到书法,唐张思晨自豪地说。不过在二年级之前,她还不会写毛笔字,“二年级学校开了书法课,我三年级开始写作品,到现在写过十几幅,五年级开始获奖。”
4 g' D% c. ?/ ]) r) m5 d
, K1 l% j5 o8 F0 @从零基础到获得全市一等奖,唐张思晨坦言,“这好像一个梦。”她说,是学校开展的书法特色教育,她喜欢上了书法,通过每天的练习,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
\6 k/ N9 V9 ^: l % t( P3 F7 F, O2 J1 F( T* B% }
随着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学校的校园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刚上学时操场还是水泥地,现在的校园已经变得焕然一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墨香文化’。”唐张思晨感叹,从古色古香的校门,到书画亭、棋艺亭、读书长廊,“每当走进宁静的校园,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 e% O, K# V. o& ?+ s
+ ~$ I( @% L/ z0 v( r$ M. L& e. D) c2 j, ?; J
多彩教育 让人人都有一技之长
; j! P9 G5 X0 A8 |7 b! X W0 H, M
" n3 J/ q' l8 _, V# n K. y据介绍,学校建于1941年,现有学生890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学生人数的80%,住读生占学生总数的40%。随着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推进,学校于2013年全面升级硬件设施,新建学校大门、打造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修建后山植物科技园,完善六大功能室、塑化操场,同时对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学校凸显出了墨香雅苑的育人环境。 ; X2 S( S, e+ Q) v# y1 @
7 v3 |4 @' W+ e/ M; j
2017年秋,学校进一步确立了“1+N”的特色办学理念,以书法特色拓展到阅读、农耕、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科技等近20个兴趣小组,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分组,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兴趣小组的开办,许多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人人都有一技之长。“下一步,学校还将加大内涵发展,让农村孩子真正享受到均衡教育,圆孩子上好学校的梦,为他们的幸福奠基。”邱文进说。
" h7 E, i0 v) _
4 K, X) R+ t% `* V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城口县致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践行“红色城口·多彩教育”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多彩学校培育行动,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多彩教育特色:咸宜小学的书法、鸡鸣小学的茶艺、河鱼小学的农耕、庙坝一小的泥塑、明通中学的原石、北屏小学的彩叶画等一大批学校特色纷呈,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内涵均衡。
' n A; }! e6 o7 a: K, V8 k! q8 y+ r$ s
0 y& ^, ~: A/ {7 f% N8 V
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学生智慧教室里上课
8 Z o5 v& t4 H3 C1 [ w % h7 p8 Z# u5 K4 O4 b$ }) x
. G! J4 V' E- |0 A! J( r: `1 N7 z
7 b- q* I# @1 }( c' p
: v. B; T3 J3 { B M2 I
# K4 h& r4 \1 r7 |! p; Y而在江北区,智慧教育正引领全区教育走向未来。11月12日上午,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铁山坪校区的人文科学中心,初三15班的同学们坐在学校的智慧教室里,正在上一堂关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数学课。
: @% n9 Z$ O; R- r, _( R4 _0 w- G + n, W, e8 h1 [8 \" o% O, P
在这里,教室的黑板是触控式一体机,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数学老师周杰用手指轻触讲台上的大屏幕,屏幕上的教学内容在平板上同步呈现,针对老师不时抛出的问题,男生黄鑫涛飞快地在电脑上勾选作答,一脸轻松。
0 V% ?3 m1 p- y) a* }2 t; b
* j' k* {4 [! \- N! z+ n: Y2 Y, t“课前我们已通过学习资源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老师出题让我们抢答,看看我们的掌握情况,当场提交当场改卷,课堂效率非常高。”黄鑫涛说,他非常喜欢在智慧教室上课,和老师有很多互动,非常有趣。
; b4 \5 w% j7 c. ?/ x
4 L6 ^$ B2 Y& M4 n! P# N校长罗丞介绍,2016年起,重庆十八中从建筑实体开始转换,实施“未来学校”建设,打造智慧校园,为学生拓展无边界学习空间。智慧校园以云计算为核心,以教学和管理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师生海量阅读平台、阅卷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应用。 # |! p* }4 Y, d9 \+ |
* w) p( G! F. H
学校近200间教室都配备了教学用触控式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建有14间智慧教室、创客中心、人文科学中心、自然科学中心、录播中心等多种数字化学习空间,并配备智慧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多维度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打造“精准”课堂,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未来,学校还将建立基于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融合现有全部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新增新高考模式下走班选课、出入管理、智慧宿舍管理等应用。”罗丞说。
* G1 _& Y# k& v5 B* v3 |2 n: [- F5 i% y
W- q; W: H& i6 A, }9 n
智慧教育让学生“个性学”、老师“智慧教”
4 v$ x" h: [" n% G; M 9 d& P! n- }7 ?: ~
智慧教育模式下,老师们的学习场景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培训从以往的专家讲座变成了线上线下混合研修。
0 \. ]& n5 m; J! l2 T" c4 H11月13日下午,在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未来学习培训教室,“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江北区域论坛”正在进行。围绕“教师成长和教研转型”,几名学科教研员通过视频和来自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专家进行分享交流,江北区的几百名老师则通过视频在线观摩。“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在线学习,非常方便。”十八中数学老师周杰说。
- o3 c& u$ n+ E- V0 E3 z* c, `
9 U% F" B4 ?6 w“学生怎么学,老师就要怎么学。”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未来学校为载体,2019 年3月,江北区建设了“未来教育研修中心在线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实现个人、校本、区域研修互动的精准对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e+ b" r* w5 ?/ W
) Y! e# {( S. w0 t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只是江北区实施智慧教育的一个缩影。江北区教委副主任邱凛介绍,近年来,江北区系统统筹空间建设、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沿着技术创新“为需要而用”的路径着力,打造了未来教育新的生态体系。 + l7 G6 S6 |9 ^" _
, n1 R& [! b [5 n“我们按领航学校、特色学校、实验学校三个层次系统化打造未来学校和STEM教育生态体系。”邱凛说,目前,江北智慧教育的建设架构是“11+5+X”,其中,11是指未来学校11所,5是指即将启动的STEM教育领航学校5所,X是指其他学校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开展的项目式、探究式的专题研究活动。“未来,我们用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将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形成‘个性学、智慧教、智能管’的区域智能教育生态体系,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 ]& q! @: Z) T. o
' T1 ^4 }; u2 S3 Y" l7 R2 o; N
7 e: [! S' J1 k4 S: P
0 J( ]- E9 ^; b1 i1 ?) j/ G
重庆全面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7 d. \9 X k, {6 ?# P8 ~
! k' X1 T2 U: b' S9 m5 z
让每个学生的人生都出彩的“多彩教育”、在“互联网+”条件下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7 n. l' N: e8 i' e" m3 H
% v- t+ x, a: t3 }# U* K
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截至目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1%,乡镇公办园覆盖率达到93.7%,“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一级园(含示范园)达到1512所,占比达到20.17%。
' O! F3 k7 S ]/ o h
, g7 F# A! }% W: t+ J$ v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场地达标率达到87%;统筹城乡学校布局,2020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面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全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达到97.8%。 + M% f4 h( K% g4 U9 H5 `: ~
/ ?' I ~( H \, }4 ~! ?
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建设校企合作示范“双基地”80个(含培育);中职建设100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成119个重点(特色)专业,建设110个高水平(紧缺)骨干专业,基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职教专业体系。 : o) ]+ |, F: @6 a4 b4 @, z
! ?& S& [+ Z/ `( ^5 Y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19所本科院校整体或部分转向应用型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前10%的学科由第三轮的5个增加至8个、前20%的学科由12个增加至24个、前30%的学科由31个增加至53个。 9 \. ?) b( }7 ]5 R
此外,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渝教云”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累计上线精品课程900余门、微课资源2800余个、同步课程资源60万余条。全市中小学“校校通”建成率达95.8%,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98.9%。制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遴选308个单位参加市级教育信息化试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5个区县入选市级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县。 & P# T& g+ ^) w0 K b# L9 E
来源:上游新闻 + e; K, Q/ G2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