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乡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全乡6万余亩笋竹一直沉睡在深山,很少变成钱。
“路通了,产业就好发展了。” 包传彬是荣昌区一家食品开发公司董事长,从事竹笋加工20多年,有成熟的加工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2018年,他到沿河乡考察后随即决定投资1500万元在沿河乡建设竹笋加工厂,“这里的竹笋品质好,消费者喜欢!”
现在,沿河乡不仅让原有的竹笋走出了大山,还疏林改造现有3.5万亩低效竹林,带动农户通过林地入股方式新发展4000亩竹林,将竹笋打造成了带动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家园村花菇扶贫产业基地,工人们忙着整理刚采收的花菇。记者 张竞一 摄
城口虽然地理条件差,但生态环境好,孕育了大量特色农产品。历经多年探索,城口按照“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标准,围绕山地鸡、生猪、中蜂、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七大扶贫主导产业实施“七大农业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在“鸡窝地”“巴掌田”间探索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
岚天乡岚溪村参加“民房变民宿”项目的农户民房。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培育产业,既要有龙头企业带头,还要有政策扶持。城口推动落实产业见市场主体、见利益联结、见技术服务、见政策落地,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全县90个贫困村、30个产业薄弱村和20个脱贫攻坚重点村产业发展,破解了产业发展在技术、管理、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制定落实“2+8”政策体系,即支持七大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深化扶贫“产业布局、带贫主体培育、技术服务、政策到人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贫减贫效益、扶贫项目落地、保障机制”八大举措。2020年,城口农业产业扶贫投入1.79亿元,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天宝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中药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截至目前,城口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带动贫困户3117户。现在,城口产业发展形成了“公司+基地+集体经济+贫困户”合作发展模式,七大农业产业都有各自的龙头企业带动。城口中药材产业通过龙头企业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县21个乡镇90个村开始订单种植中药材,涉及种植农户、建卡贫困户6165户,订单产值3.2亿元。香菇因为龙头企业重庆奇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开始远销华中地区。
目前,全县山地鸡饲养量达到450万只,中蜂养殖13.2万群,中药材在地面积达到35.5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3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