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官方团队

    《抹不去的记忆》|城口本土作家李明新书重磅面世,前60名订购即享签名版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4 1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明散文集《抹不去的记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将它推荐给读者,倒不是因为作者有多么高超的技艺,或者多么精妙的文笔,而是,城口能有这样一位笔耕不辍的本土作家实属难得。秉持永不褪色的文学初心,他遍览城口山水,了解风土习俗,体悟人情世故,把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崇尚之情倾诉于笔端,用平实如话的语言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触动读者心扉。- `7 q/ A6 u, y( u3 w, e
    纵览整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让我感动至深的莫过于“三真”。( k5 V+ _6 u" q. A2 Q
    一是真实。作者所写皆是其亲身所历、所见、所为,毫无虚构夸张。像这些篇章《父亲的泥屋》《年的记忆》《我的三处房产》《难以忘却的尴尬》,尽管文辞不算华丽,像山民般朴实,甚至有几分局促,但好就好在真实,读得辛酸,读得怦然心动。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y9 C% j# l: `9 I, Q  L* T
    二是真诚。真诚源于心底的善念,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依赖。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像《我帮妻子剪白发》《男闺蜜老周》《打不垮的硬汉子》《老赵的笑容》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大悲大喜,但好就好在不做作,不敷衍,不世故,如静水深流,于无声处感染人。& a. l; y/ I5 i; H. P& _  G
    三是真挚。作者从村小教师,到一校之长,一路走来经历丰富也坎坷,酸甜苦辣皆成文章。像《难封的围墙》《死要面子活受罪》《迟来的奖赏》《教师节断想》这些篇章,感情充沛、真挚、深沉,其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的忠诚,让人感佩。
    , s# y5 C7 |, f: c) z: H4 q6 H' S临近退休之际,出版这本散文集,既是作者为自己铸造的最佳纪念章,也是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奉上的一份礼物。
    0 q1 e; P4 s6 s6 y; y4 ?/ r1 Z——城口作协 谢美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4 1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明是一个能化冬天为春天的男人。证据如下:李明是教育大家,呕心沥血几十载,育出的不仅有桃李,还有书香;李明是“野游”达人,翻山涉水,采摘到手的不仅有野花,还有灵动的诗意;李明是文化学者,满腹经纶却求学若渴,广泛涉猎,猎获的不仅有娇艳的词语,还有妙不可言的心得;李明是城口文坛巨匠,素衣简食却能写出花前月下。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明复杂的属性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精彩的人生成就了他2023年的第二部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散文集。极力推荐大家阅读李明的散文集。因为通过读他的散文,你也能化冬天为春天。# Z7 z+ i0 F; ~5 q& l8 O& j* A
    ——城口作协 孙才兴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4 1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读书,爱读有意义的书,书中能找得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拨开犹豫彷徨的迷雾,塑造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峡江的转弯处》写的是甲哥在县委书记的高光时刻,急流勇退,去当一个高级叫花,为最底层人发音的故事。有一句诗总结了他人生的上半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生》这本书也写得至真至情,人生从低落到高光,再到落叶归根,把很多的事情都写到淋漓尽致。而最让我深受启发的,还是我们城口的本土作家,我的小学班主任李明写的这本《抹不去的记忆》,全书字里行间无不写出他对教育的热爱,在哪艰苦的岁月里,用自己的知识,培育了山区很多的学子,四十多年如一日,扎根于教育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断学习耕耘的路上写出了这本很有意义的书。爱好阅读的朋友,以及李老师的学子们,都可以去一饱眼福。
    ' a9 j/ _. C  @" |; f一一中医调理师 吴志刚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4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收到后,迫不及待地翻开,到今天看完第一辑。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乡土风情。不刻意雕琢,没有文字游戏,倡导和发扬了良好的文风,读起来亲切,娓娓道来,体会到了一线教师的艰辛、执着和默默奉献,值得我好好学习。* I2 o1 A4 W# q+ W" l
    一一渝北读者 牟大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6 16: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不去的时光,抹不去的记忆
    / p  y6 g; |1 h——读李明散文集《抹不去的记忆》; {" h. f- R$ i3 {! G0 Y7 h
    牛儿
    " n  t0 N5 C0 d! [0 {& j- b! W
    散文,或记事、或写景、或言志,真实记录着时代的沧桑变幻与人类审美情感的传承演进。散文也是作家与世界的对话,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情感寄托,拥有某种直抵心灵的力量。作家苏童曾说,好的散文会给人一种突袭感。最近读到重庆作家李明的散文集《抹不去的记忆》,我就有了这种突袭感。
    . t2 Z; [+ B$ ?* Y3 I《抹不去的记忆》是作家李明参加工作44年来发表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的部分散文作品合集。有锥肺扎心的过往经历,有幸福暖心的陈年往事,更有对大巴山城口和祖国美好河山的咏叹赞美。  u! _& G" [" O& D: I5 R
    李明,重庆市城口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市散文学会、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出版作品有《巴山深处秋叶红》《天降方斗》等多部。在中国水利报、中国水运报、重庆日报、《散文选刊》《重庆纪实》等刊物发表作品300余篇。
      `# o; x; {4 }0 q《抹不去的记忆》是作者为纪念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整理过往作品而成。该书于2023年2月推出,全书分为“抹不去的记忆”“山川美景长相忆”“世事沧桑看人物”和“传奇世界任悠游”四个篇章。书中有作者花甲人生旅途中弥足珍贵、难以忘却的记忆,也有对家乡质朴的深情和热爱;有对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悟,更有作者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作品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浸染着粉笔的颜色,升腾着农户的炊烟,让人读起来能从简洁中品味充盈,从平淡中品味厚重,从单纯中品味淳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Q2 o  J7 B6 E! m; g5 h3 o作者在《教师节断想》中这样写道:“教育需要持续的情感投入,教师需要火热的情感激活,尊师重教的氛围需要全社会大力营造……老师们需要的不光是鲜花、掌声,还需要宽容和理解。”
    3 ?: J/ o% J7 b5 e5 V( j" I在《如歌的岁月》中,作者进一步把这种对教育的情怀表达得更加直白而动人,“我们以常人的心态,用百倍的努力,力求做好我们分内的每一件事,以教育的诚信而不是哗众取宠取信于时代、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家长和民众。”: h& e5 S+ _* n9 r
    作为一名曾经的教育工作者,读到书中这些与教育有关的篇章,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的教育者的纯粹,以及他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这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虔诚,更是对国之教育的深情。
    * f6 p' I5 [+ S# n- R- E“世事沧桑看人物”的17篇文章看似记叙作者身边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其实是描绘了国家近四十年巨大的时代变迁。如《我在深山有远亲》写作者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户老赵一家,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下,从极度贫困潦倒到搬新家住新房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覃姐改唱感恩歌》则讲述了一位因贫困致“癫”的覃大姐在“改厨、改厕、改路……”等帮扶政策沐浴下,“癫子不再癫”的传奇故事。# _" x- x- b6 H6 J
    除此之外,在“山川美景长相忆”22篇文章里,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文字,领略大巴山重庆城口独有的山川美景,河水清澈的木魁河,迷人的“小张家界”,心荡神驰的青草坪……春看百花夏乘凉,秋赏彩叶冬听雪,读完文章这一部分,可以说,就读懂了城口一半的美景。. R: Q4 S2 \/ d8 k0 W* t: F
    之所以喜欢阅读散文,是因为阅读散文就是召唤自己的生命情感经验的过程。作者用他饱蘸真情的笔触,让整部散文集充满了真情,作者自己风趣幽默、直率真诚,乃至充满童趣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7 h' i5 ?$ M9 a9 v0 ]李明在书的后记中说,赶在退休之际出版这本书,是为纪念一段不想忘却的日子、一段大浪淘沙的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故而,《抹不去的记忆》这本散文集不仅是李明个人过往生活经历回顾,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迹。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明作为一个作者的记忆书写,也许才刚刚开始。8 W4 l" i% Y1 E6 Q' q4 j, E  k7 E
    # f" p; q8 Y: t3 W( t

    5 ^# O' e* d8 C" _! m(作者简介: 牛儿,女,重庆城口人,38岁,中共党员。重庆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城口县作协会员。爱阅读、爱写作、爱运动。闲暇之余,穿梭于山城的大小街巷,热衷记录市井众生百态。)" o% r, ^1 M4 l' }' J1 m
    《抹不去的记忆》城口新华书店有售,联系电话:13896953323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6 16: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如其文的李明校长5 @$ H' J1 u* ^1 A8 }* J( j$ j
    王老莽
    9 ~6 D; h) P5 \4 [9 {. K: W- z# E, |; U4 y) [+ U" A0 C
    李明又出了一本新书,名字叫《抹不去的记忆》,对于城口文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抹不去的记忆,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事件。我曾开玩笑说,李明是著作等腰的人,这本书一出,离等身就差不多了。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自掏腰包出了七八本书(本书简介为证),实属不易。李明对于文学的热爱是发自真心的,因为他的热爱是用真金白银维护的,而不是叶龙好龙的。不啻如此,李明对文学的热爱还表现在与文友的交往中也常常是以真金白银来维护的。比如十年前,他从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岗位下来(下来这个词可能不妥),他义无反顾委身到县作协成为一名普通的会员,不仅主动缴了会费,还自掏腰包设宴招待作协领导班子(尽管他本人因工作繁忙未能亲自出场)。0 n3 [, n/ g5 B$ }! @. c1 _
    十年来,李明笔耕不缀,不断在各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时不时传来新书出版的喜讯,不仅加入了重庆市散文学会、报告文学学会,还因为文学作品的发表数量、质量达标而加入了重庆市作家协会,然后又成为几乎与我平起平坐的县作协副主席,成为蜚声城口文坛的领军人物。我以此证明李明是著作等腰(包)的文人。
    % O) g$ v4 ^$ R) d- Q另一方面来看,如果说李明文如其人,不如说人如其文。他写得老实,字里行间尽是些掏心掏肺的话。自然就好看,自然就有了真实的力量,自然就有了文学的力量。他写文章很严谨,讲究文法,生怕主谓宾搭配出问题,生怕出现错别字,生怕标点符号出差错,这些都与他处世为人如出一辙。他在与人相处中,说话注意分寸,生怕礼节上有差次,生怕别人吃亏,生怕语气拿捏不准而伤害到对方,这多像他行文的风格。我以此论证李明人如其文。文如其人是好人,人如其文是好文。; z' V* I5 Z" n( ^
    李明要退休了,他说这本书是为了纪念退休,昨天拿到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二十几万字,确实是从他提前辍学接班教村小到当校长的心路历程。以此纪念退休是说得过去的,也就是说给自己这几十年教育生涯一个交代。他依然写得老实、平实、踏实、扎实、真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些地方还真有点李二的风度,是值得称道的)。这让我很兴奋,李明就是一个明明白白的人,吃亏吃在明处,也是一个吃得亏的人。这本书把这些都明明白白写出来了,退休之前把它以书的形式出版岀来,真是一个好办法。加之定价7 6元也不高,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或者全县教师人手一册,都值啊。尤其是当老师的,你花几十块钱,去看看人家是怎么从乡村老师当到校长的,是怎么不当校长了还一直受到校长的重用,直到退休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6 16: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收到李校长亲笔签名的书,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书的价格,我因每次出差住酒店都会特别留意当地放置的案头书,虽然图文并茂,但李校长书里的《山川美景长相忆》我一口气读了5篇,一边读一边回味,平实真切、令人留恋、引人入胜。——渝北读者 朱先令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7 21:3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真情实感才是触动读者内心的那根弦
    & f8 L' ~" G# q0 x——读李明散文集《抹不去的记忆》7 T0 f1 x1 ~+ b1 P# J+ P2 _
    2 t1 k) k- X( ^4 ?
    山也人( s5 i) l1 @+ B2 Y& I4 c5 ^

    2 {1 L2 o: {. z; Z收到李明校长的书,我很高兴。这是来自家乡城口的精神食粮,读来如饮任河水回味甘甜,如食城口老腊肉越嚼越有味道。. z$ u% O' t, j3 s
    我和李校长认识多年(具体多少年确实记不清了),最初我们是从QQ好友开始的,他的每篇文章我都阅读,有时还写一两句评论,后来他每次在QQ发文章都私发链接给我,而我也如约而至点进去阅读了解更多故乡风土人情,借此化解干渴的乡愁。再后来我们有了对方手机号加了微信,这样联系就更加密切了。+ g+ T# Z' F- \0 h7 E' s
    李校长做人谦恭,待人真诚,喜欢交朋结友,什么样的人都同他合得来。这也许与他多年当老师分不开,因为老师要遇见形形色色的学生,如何与学生融洽相处自然成了他与人相处之道。4 `6 _& d6 K) W& c6 B1 a; P3 a
        2020年1月国培计划他曾来过苏州,当晚我同他在得月楼吃过饭后顺便去夜游了平江古城。像穿越时空,我们踩着几千年的青石板,看遗迹、看小桥、看古巷、看水中摇晃的平江古城。一路上我们谈了城口文学的未来,在莽哥的带领下城口文学异军突起,我们谈到子民、才兴、简,也谈到云朵、木木、立勇……后来如我们所料,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还谈到他们写的《明通井》《东安山水旅游故事集》《天降方斗》《禅茶鸡鸣》《老城口之老故事》,听他讲从《城口厅志》吸取营养较多,以至于我也去买了本《城口厅志》来重新品读,了解故乡的过去,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次我为他来苏州写了组诗《客从老家来》,其中的一首《夜游平江》发表在《鸭绿江》,成为了我同他友谊的见证。/ T/ D9 [4 F' v
    《抹不去的记忆》第一辑“抹不去的记忆”有苦难、有彷徨、有人性的弱点,也有欢喜与感动,但无论面对怎样的世态,他最后都能释怀,这是一种超然的心境和修养所为,也是他多年扎根基层教育的见证。第二辑“山川美景长相忆”,城口多山且四季美景各异,李校长喜欢游山玩水,一有时间就在城口的山山水水间穿行徜徉,把自己的所见化作文字,文字的美与景相得益彰,写尽了城口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读来如人在景中游。第三辑“世事沧桑看人物”,其中有些篇目写到响应国家号召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他把身边普通人在脱贫帮扶人员的带动下如何一步步走上小康之路,其中艰辛与难忘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第四辑“传说世界任悠游”,是对城口古老传说的整理和挖掘,具有城口地域特色,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素材。
      q8 `9 U1 a: G! y( }- E这本《抹不去的记忆》把工作生活融入了写作中,具有文学的艺术性,又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他文笔细腻,深情贯穿整个写作,用写实的语言书写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更不是技巧写作的技术卖弄,给过往留下了几许脚印。最好的文字是最真的情感,唯有真情实感才是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弦,才会引起读者共鸣。
    , A4 N4 o% \+ v* Q3 B: W8 U. W0 L现在出书不易,自费出书就更不容易。除了坚持、热爱还有就是一个人的追求。在他即将退休之际为自己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城口文学界及城口地方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他的写作不会就此止步,相信接下来在真正属于他的时间里会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3 d% m4 L9 X% K
    9 |* h% D; p$ r7 X& F3 C; ^  s
    & M( G5 l; [8 M# k
    李伟,笔名山也人,重庆市城口县治平乡新红村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城口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爱诗写诗,诗作见《诗歌月刊》、《鸭绿江》、《中国诗人》、《奔流》、《文学百花宛》、《大巴山文艺》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3-3-19 21:2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作家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写出这么好的书,还免费赠送给我学习。原本我是一个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特别是在你面前真算得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文盲。但读了你写的这些文章(还有很多篇幅没读完)能看出你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文学功底的作家。也许是因为熟悉你,了解你所以你的作品读起来还是有种想读的欲望,你写的童年往事、父母艰辛、写的刚参加工作时艰苦经历以及你的恋爱婚姻及女儿成长等让我更加了解你的生活经历,内容写得真实,接地气。文中的辛酸往事让人读起来也跟着难过,但有的经历你用调侃的语句写出来也让人捧腹大笑。特别欣赏你写景的文章更是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家乡的油菜花》等你用优美的词句仿佛把我也带到了金灿灿的菜子花丛中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总之每篇都值得一读,也让我读懂了一个不一般的你,为你点赞!
    % Q- [7 ?- x6 `  U3 J一一重庆江北读者  张燕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19 21:4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好像还没来得及回忆,未来就已经在当下。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拜读李明校长的新书《抹不去的回忆》。这回忆,走马观花的贯穿了他的一生。苦难、希望、璀璨、柳暗花明、坚强等平凡的词语概括不了他绚烂的过往,沉闷的苦难压在肩上,正当唏嘘不已的时候,不畏苦难的匠人精神又让人精神抖擞。这不是一本书,是一帧“纪录片”,全书看似平淡无浪,实则每一个文字下都隐藏着波涛汹涌。细细读来,回味无穷,言辞间细密绵软,如饮甘泉。一本书啊,一个人生,这个人生,他快意的用文字在里面亦或严肃的为教育书写蓝图,亦或用不老的心态去点缀他寄情山水时的得体情调,亦或在平淡叙事中对妻子最尊重的致敬。千言万语没有一句浮浪,没有一丝失态,文如其人。认真、严谨、恪守本心是他这一生的座右铭,他活在过去,亦成就了当下的他。他不单单是在写自己的过去,同样是在书写那个时代的教育。读过他的书,我感慨到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既明白自己的平凡,又期许能不平凡,在努力得到成功且认可后,自我内心的喜悦最终被收敛,然后谦虚的说,幸运罢了。但是他却一直在激流勇进,最终,他活成了自己的力量标杆。这样的书籍我很喜欢,不同于无望的苦难,它能让你在里面得到向上的力量。这正是当下的我们所渴望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