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7 G) \( P7 g @; g1 h0 y0 m. T5 j. `( c6 _# R
* M1 G/ R9 u( f7 f7 w5 r- j
( ^7 {9 z$ r& p1 o* E% w
5 K2 j% f# a o z$ Y5 H 从土地革命初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创建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建立起了党自己领导的人民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开始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地处西南的重庆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红军发展革命力量、突破敌人封锁、反击军阀围攻的艰难岁月里,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的渝东南、城口、綦江等地,顺利完成了各自承担的重要战略任务。红军在重庆期间,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政策,揭露军阀和地主的罪行,传播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铸就了红军长征史和重庆革命斗争史上的辉煌篇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苏维埃革命的旗帜,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发动群众,创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红军进入四川城口(现重庆城口)后,迅速建立城口县、区、乡、村级苏维埃政权,进行保卫城口苏维埃政权的战斗,开展巩固城口苏维埃政权的肃反斗争。城口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红色区域的扩大,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开创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革命斗争的鼎盛局面。这也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政府的革命老区。
建立苏维埃政权
1930年,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夺取城口双河场,占领明通井后,于3月3日,占领了城口县城,开始组建苏维埃政府。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攻进城口,开辟了城口苏区,于大竹河(今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建立了城口县苏维埃政府,使城口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口县苏维埃政府管辖范围包括万源北部及城口县除东北部北屏、修齐、菜蒙一线以外的全部地区。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区苏维埃成立了游击队,乡苏维埃成立了赤卫队和童子团,配合红军防守阵地,构筑工事,侦察敌情,开展对敌袭扰活动,同时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
1934年6月初,红军进驻大竹河并解放城口县城,随即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开展地方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健全中共城口县委和城口县苏维埃政府组织机构。9月2日,中共城口县委正式成立。随后,县委组建工作组,分别到大竹河、坪坝、庙坝、冉家坝等地建立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机构。 1934年9月15日,城口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大竹河王爷庙召开,会期7天,到会代表80余人,会议选举产生26名委员组成城口县苏维埃政府。会议作出了“关于苏区经济建设”、“关于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和“关于工会、妇女工作”等决议。城口县苏维埃政府设秘书处、保卫局、革命法庭、军事指挥部、经济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粮食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等机构。 随着城口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机构相继组建。城口全县共建立了21个乡苏维埃和80多个村苏维埃,形成了完整的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组织体系。这一时期,城口苏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使川陕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壮大。
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县、区、乡苏维埃政府都设置了粮食委员会,负责征集、储备公粮,积募军粮,支援红军。在县财经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大竹河、坪坝等地建立了百货商店和茶叶、药材收购店,开设了旅馆、饭店、药房,红军后勤部和县经济委员会组织商人到陕西做生意,将城口土产以物易物,换取苏区紧缺的布匹、盐巴等物资。区经济委员会代收累进税统一缴予县财政,乡村经济委员会收存粮食及种子,集中公粮。坪坝乡苏维埃开办了坪坝红军药房,免费为红军伤病员和当地贫苦农民治病。苏区党政军还采取措施,开展戒烟运动,根除危害人民健康的鸦片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红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组织那里的农民建立村苏维埃和贫农团、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运输队等群众组织。凡建立了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的地方,都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等工作。1934年秋,城口农民第一次耕种自己的土地获得收成后,就向苏维埃政府捐献拥军公粮十万多斤,红军和苏区党政机关及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保卫苏维埃政权 红军攻占城口,让四川军阀刘湘以为红军要经城口出巫溪、奉节东下与正在彭水一带活动的贺龙部队会合。 刘湘对此十分恼怒。1934年6月15日,刘湘调集十余个团的兵力进攻城口苏区。当时城口红军总兵力仅4个团、13个营,另有余代生领导的200余人的东路游击队和城口县苏维埃区、乡、村的游击队及赤卫军配合红军作战。 6月16日,红军保卫城口苏区的枪声在分水垭打响。6月下旬,红三十三军二九六团进攻左岚,消灭了当地的300多名匪兵后驻守朱家寨。6月25日,刘湘部参谋长唐文夫调集两个团的兵力,南北夹击红二九六团阵地朱家寨,两军交战四日,敌无寸步进展。29日,红军歼敌600余人,缴枪数百支。 当时红军的主要任务是拖住敌人,不让更多的敌军到万源参战,确保反“六路围攻”的最后胜利。为了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红军便主动放弃城口县城,往城西北十里处一线据险坚守。 从7月底到8月上旬,敌人逐渐放慢了进攻速度,前线阵地与敌军处于胶着状态。8月中旬,红四方面军鉴于敌屡攻万源不下,损兵万余,士气低落,反攻条件成熟,决定开始全面反攻。红四军十二师、红九军二十五师及红三十三军等部仍位于万源城以东经城口至陕南阵地。8月26日,红军主力向通江、南江、巴中地区转移,三十三军及四军、九军各一部留守东线,基本停止反击,转入巩固革命根据地、消灭土匪及国民党反动武装、清除苏区内的反动武装组织等工作。 巩固苏维埃政权 四川军阀刘存厚在城口纠集地方反动武装势力,只要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一建立,就立即进行疯狂破坏,进攻苏维埃机关、杀害苏维埃干部、偷袭红军驻地。为此,城口苏区党政军民协同作战,积极开展肃反斗争。 1933年10月,红三十军二六二团在军政委李先念率领下,对城口的土匪民团进行了全面清剿,惩处了地方恶势力及土豪劣绅,巩固和发展了基层苏维埃政权,动员了一批受苦受难的青年农民参加红军,扩大了红军队伍。 1934年8月至1935年1月,红军在地方游击队、赤卫队的配合下,对盘踞在城口苏区内的地主武装、土匪等反动组织进行全面清剿,苏区各级政权更加巩固,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日益高涨,不仅努力恢复生产,同时积极参加红军。 保卫县苏维埃政府机关
1934年7月,正当红军战士在城口前方同敌军激烈战斗时,民团地主武装数百人夜袭红军后方机关和县苏维埃机关。8月11日傍晚,伪团练局大队长陈开俊、陈辅德带领170多人,从莲花山经苏家垭向下正面袭击,杀害红军两名哨兵,随即战斗开始。
红三十三军直属连战士立即还击,经过短兵肉搏,大部分敌兵只顾逃命向回撤退,只有少数顽固抵抗。此时敌连长周以刚带兵100多人开始从右翼进攻,红军遭敌两面夹击。红军猛冲猛打、左右追击,军长王维舟亲自上阵,打死敌连长周以刚,敌军大乱,四散逃窜。从左翼进攻的敌连长周锡山部100多人在拂晓前才赶到,刚走到大竹河街口就遭红军伏击,落荒而逃。整个战斗就此结束,红军保卫了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机关。
这一时期,城口苏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1935年2月,红军撤离城口,县苏维埃政府大部分工作人员随军西渡嘉陵江,参加长征,政府工作于3月停止。红军撤走后,城口又处于国民党军政统治之下,区、乡、村苏维埃机关被查封或摧毁,苏维埃干部惨遭杀害或逃离家园,地方武装及群众组织被迫解体分散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城口战斗期间,城口县有30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500余人参加长征。红军主力撤出城口革命根据地后,不仅留下了部分红军指战员和游击武装,同时,还有大批共产党员、苏维埃机关干部和革命积极分子,在城口撒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撤离苏区后,他们采取各种形式,继续坚持斗争,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口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七一网
" D' R+ Y- n1 ]! U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