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w6 v* \6 _; B4 x9 n; d
8 W* s' n# p& g) ? $ _9 h: N$ ?" m, D7 r% Y
* u* d$ A, P+ ?! x! c. ]3 t5 u
* g8 r$ X# p, b- D B 2021年以来,蓼子乡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实施了系列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在保障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前提下,严格按照以工代赈的“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动员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指导思想,吸纳脱贫户、易地搬迁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建设。累计为当地89名务工群众发放劳务报酬约260万元,带动脱贫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有效助推了脱贫成果巩固。 拓宽巩固脱贫“就业面”。网格化开展未就业劳动力情况排查,组织脱贫户、易地搬迁户17人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城口县2021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蓼子乡明安村产业基础设施项目)、蓼子乡乡村振兴以工代赈综合示范工程天池村河堤建设项目为脱贫户、易地搬迁务工者发放劳务报酬56万余元。同时,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完善了辖区冷水鱼养殖基础设施,配合休闲垂钓基地,可再带动30名务工家庭户均增收3.2万元。 打造兴农富农“新引擎”。发挥以工代赈专项资金作用,统筹解决制约全乡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共性问题。以支部引领、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平台的发展模式,利用辖区内中、高山小溪流冷水低气温资源,发展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农户分散养殖小虹鳟鱼。同时, 2021 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蓼子乡明安村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资入股市场主体,年实现收益超55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股民双丰收。 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环”。坚持把以工代赈项目融入到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项目,使其成为推动乡域经济发展的“完美拼图”。通过新建产业路、引水渠、休闲鱼塘、人行便道、河堤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明安村、天池村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条件,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培育示范引领“辐射源”。把以工代赈作为“鱼养殖”转型升级为“渔产业” 的催化剂,借助城开高速贯通,九重山、大面山开发契机,打造高速下道口美食街区。引导和支持农户发展民俗、大巴山森林人家、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近期可实现带动全乡9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远期实现带动全乡2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来源:掌上城口
8 a# n, F. f: C" w!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