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 t, w% j1 c7 N6 \' [& o1 U4 h+ x3 l$ k" p& h0 H' c
8 N7 S3 y2 s' E
4 r& ~9 h2 A6 ~5 o9 K# K" L' R
$ u+ W0 \4 e) u, s Y2 X2 c- R+ k 修齐镇枇杷村有一位藏书爱好者孙仕权,他藏书大约有7000余册。记者见到他时,这位92岁的老人坐在书柜前认真阅读,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和一旁的女儿交谈着书中的内容。
走进孙仕权家,书香气息扑鼻而来。书房里摆放着十多个柜子,全都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各种类型的书籍,诗集、散文、党史、历史等同一类型的书籍都成套的摆放在一个书柜里。随手翻开一本书,书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标记和注解。孙仕权告诉记者,这些书籍都是从全国各地的图书店购买和朋友赠送的,最贵的一套图书价值三万六千元。 “从1983年以后才开始正式收集图书,大概有四五十年了,现在家里藏书大概有7000余册,图书的种类非常丰富。”孙仕权说。 说起为何收集图书,孙仕权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就很爱学习,尤其对历史十分感兴趣。为此,他开始翻阅各种古籍,读《四书》《五经》,看文学常识,从看书到藏书,他坚持了80多年。在众多藏书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四库全书》,也是最珍贵的,他家里这几本是明清时代的,全国一共只有七本。 他拿着这本古书籍说:“我现在在写一本《城口县应该有一套四库全书》,把四库全书的主干部分捐给城口县,把城口这个四库全书恢复起来。” 孙仕权不仅自己喜欢读书,他还倡导全民阅读,经常向周围朋友推荐好书。平时孙仕权都会背上他的“书包”,里面装着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去他的“书友”家分享好书和心得。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每到一处,他都会关注当地的公路、水利建设等,对公路、隧道等的名称、长度他都会一一询问和记录。 孙仕权女儿孙自娱告诉记者,家里人对于父亲爱看书这个爱好非常支持,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她随手翻看一本书说:“平时父亲在某一个地方读了一段,如果有事情耽搁要走的话,他都会记下来,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什么地方读的这一段内容,方便下次继续阅读。所以他所有书都有笔记。” 在孙仕权的影响下,女儿孙自娱也喜欢上了读书,不管工作多忙,他们一家人总会抽出时间用于阅读。读书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一家人聚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就是读书的启迪与体会。 “我父亲一辈子都爱读书,也爱写点东西。平时会写诗和散文。他写的东西会第一时间念给我们听,听了之后,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孙自娱说道。 来源:掌上城口
; m/ o) S9 M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