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都倒下了,那我们这个家可能也就散了。”2015年底,凌华亮凭借着打工积累的经验,开始着手准备做建材生意。
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在一无资金,二无厂房的情况下凌华亮只能“借鸡生蛋,借楼上梯”。
在医院住院期间,他结识了同为残疾人的杨国庆,由于两人同病相怜,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得知凌华亮正四处租房搭建场地,杨国庆二话不说,低价将自己的几间房子租给了他。“我们都是苦命人,更应该互相帮助。”杨国庆说。随后凌华亮又在朋友那里借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即便有了钱和厂房,凌华亮的创业之路仍然困难重重。由于刚开始不适应假肢,每次出去谈业务只能靠轮椅,有时甚至还要靠妻子背着去。“每次穿假肢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很多老板看到我身患残疾也或多或少有些担忧。”凌华亮告诉记者,刚开始谈业务的时候吃了不少闭门羹。
“那个时候我对他的生意不懂,帮不到什么忙,看到他坐着轮椅还要到处去谈业务,特别心痛。”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妻子李倩倩心里很是辛酸。
星光不负赶路人,由于凌华亮的建材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公道,得到了不少企业的认可,如今他每年销售建材可收入20-30万。此外,他还和朋友一起承包工地,每年也能分得不少利润。
靠着一双假肢,一辆轮椅,他撑起了一个家。2017年,凌华亮一家摘掉了低保户的帽子。
“即使没有了双腿,也不能自暴自弃,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凌华亮靠着这份坚定的信念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