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健全以自治为根、德治为魂、法治为绳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东安镇以“七好”举措为主抓手,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四调”工作法,逐步构建“党建引领、自治为本、德法融合、产业振兴”的乡村治理发展新格局。 展现好党员引领。实行党员“三亮一廉一包”,即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讲清廉、包重点。全镇313名党员,分别下沉院落网格,主动认领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677人,一对一进行帮扶教育和动态监管,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和矛盾纠纷。完善好村规民约。各村(社区)根据村情、民情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200余条,同时在村(社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22处,发放小册子2200余份,召开社员会广泛宣讲62次。管控好线上线下。精挑细选20名德高望重、政治思想高、大局意识强的群众作为村级QQ群、微信群管理员,及时发现、上报、管控网络舆情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好院落长、网格员和农村党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处置群众身边发生的舆情信息,并做好教育引导。筑牢好镇村网格。构建“镇级总网格+村级网格+院落网格”三级网格治理体系,一级网格建在镇,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二级网格建到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三级网格建到各个院落(点),每个院落网格由镇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联系,由工作小组的1名镇或村干部负责,所在网格的镇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网格工作。全镇合计建立网格单元138个,组建网格队伍320人。创建好一村一特。各村(社区)根据产业发展、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元素为切入点,建立“恩强道德讲堂”“老警说法堂”“普法工作站”等乡村自治工作站所10个,并立足村情、立足实际逐步打造“自治黄金”“法治兴田”“德治德安”“忠义新建”“蜂情兴隆”等一村一特基层治理品牌。锻造好一支队伍。建立农村红白理事会10支,推行“总会长+指导员+会长”组织架构体系,由镇分管领导任总会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任指导员,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管理制度12个,开展农村支客士专题培训1次,31名农村支客士培训合格。开展好系列活动。结合旅游节会活动,筹备开展乡村艺术节、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序时开展评作为正党风、评孝道树家风、评公德纯民风、评贡献浓乡风系列评比活动,以示范引领带动全镇实现家风纯、民风正、乡风明。 院户亲情调。对家庭、邻里间出现的小微矛盾纠纷,组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调解化解,第一时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摇篮里。村规民约调。对单靠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无法化解的一般性矛盾纠纷,组织老党员、老干部、退休干部根据村规民约,现场问诊找“症结”,将一般性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支部说事调。全面推行“党支部+村民说事会”做法,村党组织牵头组建村民说事会,及时“说事、议事、评事、定事、办事”。司法权威调。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通过民间协商难以解决的特别重大矛盾纠纷,依托人民法庭开展人民调解,运用法治方式和司法权威实现案结事了。 通过体系创新和系统治理,东安镇辖区矛盾纠纷率、违法犯罪率、安全事故率全面降低,家风正、民风纯、乡风明的社会环境全面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山清水秀、政通人和、和美与共的乡村格局逐步形成。 来源:东安镇
; v9 p8 M! Y$ E. _! r: t#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