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5878|回复: 0

    城口:父子合唱“连翘经”铺出全村“药财路”

    [复制链接]

    1935

    主题

    2076

    帖子

    66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5
    发表于 2022-5-30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翘林。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城口,处于秦岭以南、大巴山腹地、长江以北南北分界线,亚热带山地气候明显,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多变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孕育了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其中就包含天麻、太白贝母等名贵中药材500多种。连翘,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品种。

      孟夏时节,万物葱郁。走进龙田乡卫星村,漫山遍野的连翘正在蓬勃生长,徐秀刚、徐万海父子站在老屋院坝边,眺望绿意盎然的连翘,过往的记忆,便如同电影片段般一帧一帧在脑海中浮现。

      奠基 父亲的四十年坚守

      1982年,时年25岁的徐秀刚就拾起了父辈传下的“老手艺”,开始走上中药材种植之路。

      “从小我就跟中药材打交道。”光说不干假把式,有了想法,徐秀刚就开始行动。他将自家的土地平整出来,并在房屋周围的大山中开出了数十亩林地,随后专程到县里药材公司买回了玄胡、独活、黄连、党参、云木香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材种子,一家人忙活了大半个月,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了地。从此,开始了他和中药材半生的“羁绊”。

      从小接受父亲的教导,徐秀刚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计划。他按照“长短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依据“二十四节气”下种、采收,玄胡、独活等当年就可就收获,云木香三年长成,黄连五年收获,这让他的产业形成了长效机制。

      这一干就是20多年,转眼到了2005年。长期向徐秀刚收购药材的一位老中医给他提了一个建议——种连翘。县里的宸曦堂药业公司也找上了他,计划跟他合作建一个连翘种植基地。于是,徐秀刚信心满满地种下了13000株连翘。

      但问题很快出现,徐秀刚发现许多连翘只开花不结果,还有许多收获的连翘送去化验基本没有药性。这让他慌了手脚,却找不出问题所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所幸,县农委为他联系到了市中药研究院的彭教授,经过彭教授实地检测察看,发现徐秀刚的连翘基地里有高达7个不同的连翘品种,好几种都没药性或不结果,如果任由这些连翘互相传粉,整个基地都会被毁,于是彭教授给他说了一个字——挖!

      虽然满心不舍,但徐秀刚只能忍着心痛将无用的连翘挖掉,这一挖就挖掉了30%。数千株连翘被连根拔起,老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经过挑选、挖除,基地里只剩下了麻连翘、白连翘两个挂果率高、药性佳的品种。从此,徐秀刚的药材基地走上了正轨。

      传承 儿子的十五载摸索

      1988年,徐秀刚第一批长效黄连收获的第二年,儿子徐万海出生了。

      徐秀刚有意培养徐万海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从孩子几岁起就带着他漫山遍野地跑,教他辨认中药材,告诉他什么时候下什么种,什么时候采收。

      但是,作为新一代青年的徐万海刚开始并不愿意一辈子跟大山打交道,他向往外面的世界,初中毕业后,他就想着跟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出门打工。到了20岁那年,他选择回到家乡,跟父亲学种药材。

      对于孩子的回归,徐秀刚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正好县里准备大兴中药材产业,呼吁群众抱团发展种植中药材。于是,父子两一合计,在村里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取名为“城口县徐林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

      首先是吸纳村民入股,他敞开了合作社的“大门”,只要村里想要种植中药材的村民都能入社。由此,合作社成员逐渐增多。然后,在管理方面,它采用企业用工管理模式,给参加务工的村民发劳务费,让他们在药材收益的基础上还能有务工收入。其次,他积极拓展产业链,改变单一种植的模式,拓展延伸形成了产销一体的产业新模式,让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慢慢的,徐万海的“改革”出了成效,也得到了徐秀刚的认可。于是在2016年,徐秀刚主动“让贤”,让儿子成为了合作社的负责人。从此,徐万海成了村里的“领头羊”,带着村民继续朝着“药财路”前进。

      从徐万海回到家乡,这条摸索的路,他已走了15年。

      拓展 全村的三千亩药材

      在徐万海“大产业”概念的带动下,卫星村的中药材产业走上正轨、越做越大。

      “刚开始,其实我们是不太相信的。”王达贵是土生土长的卫星村人,前半辈子一直在跟土地打交道,种着传统的苞谷、洋芋、红苕“三大坨”。在徐万海上门向他宣传将土地拿出入股合作社种连翘时,他第一反应就是“疯了”,土地拿来种了药材,庄稼怎么办?牲畜吃什么?所以他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

      碰了个“硬钉子”,徐万海没有放弃,仍旧三天两头往王达贵家跑,跟他讲解种药的好处和市场价格等。在徐万海不厌其烦地宣传下,王达贵转变了观念,主动申请加入专业合作社,种起了药材。

      如今,王达贵家大部分土地都种上了连翘,还积极参与徐万海组织的基地务工,每年的收入比种庄稼多了好几倍。

      不只是王达贵,截至目前,卫星村已有132人加入专业合作社,全村人都拧成了一股绳。

      桂明昌是这132人之一,不同于王达贵,他是最先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之一。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卫星村的连翘长满了田间地块、山坡林地,达到了1500多亩。同时,云木香、独活等产业也蓬勃发展,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3200亩,药材产量也从2吨扩展到了8吨,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中药材,真正成了卫星村富农增收的“拳头”产业。

      “现在我们取得了成效,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徐万海说道,现在他正在思考将现有资源价值最大化,推动产业与生态融合,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中药材“立足卫星,走出卫星”的目标。

      目前,合作社入股合作的林下淫羊藿产业已在高燕镇星光村试种,产业延伸向外地的路子迈出了第一步。同时,徐万海带着村民们在全村布局的“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升级版产业链也初具雏形。

    来源:中国西藏网

    " e- P8 G* w% W6 [2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