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龙田乡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原则,采取“1+N”模式,建好用好“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站,从面对面到心连心,点线面串联,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众人商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龙巴公路通车后,可以在道路两旁栽种鲜花,吸引驾车的人停下来,拍照打卡”“在村水库旁边,开设与钓鱼结合的民宿和农家乐,这样乡村旅游会更有吸引力”“希望更多人知道我们仓房从‘愚人村’变‘育人村’的故事……”近日,龙田乡仓房村村委会结合大学生暑期返家乡,以“喜迎二十大 我为家乡建言”为主题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基层协商会。十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为仓房村的发展建言献策。这群年轻人,都是从仓房村走出去的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返乡这一机会,结合县政协"渝事好商量"平台在仓房村的建立,组织开展了这场协商活动。
这是龙田乡采取“固定+活动”的方式,建好“1+N”协商阵地的缩影。该乡在仓房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协商室,搭建1个“渝事好商量”固定协商平台,根据实际议事需求,在全乡各村建立了N个流动协商点,让“渝事好商量”进入田间地头、村社院落,营造“协商议事,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氛围,引领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
“有了这个流动协商平台,让协商阵地走向基层,以群众身边的小事为抓手,我们老百姓的呼声很快得到了回应,同时也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事!”仓房村党支部书记吴尤亮说。
龙田乡立足“小切口、大民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在了解到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心愿后,该乡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协商议题,按照“精选题、细方案、深调研、专协商、重成效、促落实、有评价”的协商步骤,结合实际,探索“调研、选题、沟通、协商、落实、反馈”六步工作法,确保协商议事接地气、有结果、能落实。
原来的五里村天灯坪广场周围花台杂草丛生,无人进行打理,有的地方泥巴裸露在外,很不美观,周围部分农户柴火随意堆放……在了解到五里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心愿后,龙田乡围绕“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主题,组织群众聚在一起细化方案,想办法解决问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大家都盼望通过政策实施,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政策是否能够顺利落地?推动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该乡决定以走村入户等方式宣传政策、开展调研,听取群众对的意见建议,真正把各方面情况摸清吃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协助推动工作落实。 “村干部在我们这里开了多次协商会,协商时还问我们有什么意见,我当时说柴火堆放很不方便,后来就在房屋旁边给我进行了细致规划,现在的柴火堆放得美观整齐,我们也很满意。”“现在的广场周围种满了鲜花和树,还对花坛进行了装饰,非常漂亮。”五里村天灯坪广场人居环境整治后,村民生活更便利了,生活环境也更美了,村民们现在住得舒心、安心更放心,对基层民主协商的优势也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龙田乡中安村由于前期安装意愿、综合燃气管道实际情况等原因,造成了天然气入户工作迟迟未能开展,在了解到村民的意愿后,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宣传使用清洁能源和安装要求,协调安装工程实施用地。协商各方采取面对面提出问题、面对面回应解答、现场协商的方式,就能否安装天然气、天然气使用价格等问题达成共识。目前,达到安装条件的350余户村民家里都已安装完毕,经过社员自愿,已有100余户开通天然气,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住了这么多年的房子的终于通了天然气,以后再也不用扛着几十斤的煤气罐上下楼了,心里特别高兴!”家住龙田乡中安村的敖长月激动地说。 龙田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在协商的过程中,龙田乡通过整合社会力量、群众参与,真正把情况摸清吃透,进一步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平台建设以来,该乡就污水管网、砂场取缔、垃圾减排等情况,与群众共同开展协商10余场,共7个问题得到县级部门支持。下一步,龙田乡将把握工作重点,全面推动“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做好“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工作的使命担当,强化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画好民主协商议事“同心圆”,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来源:掌上城口 5 T9 E2 V$ n/ z2 ?8 n7 G' R;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