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 W3 U" h" ]3 [; v' V) I# _ 旅行是用来回忆的。有时候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某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事后回味起来,妙趣横生。城口土城老街,古色古香。临近西门,有家书店,其名四维。
店主是位头发雪白的老人。去的时候,他正收拾室外的旧书,整整齐齐的码在盒子里。
我一看,多是旧书。书的年龄比我大多了。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它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小时候,让我倍感亲切。这些书战胜了时光,依然摆在书店里,而没有进回收站,无疑是因为遇到了幸运的主人。
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了。书籍是每个人的避难所,也是每个心灵的加油站。与书相伴的日子,生活可能是清贫的,但内心是丰盈的。
老人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他告诉我,书店开了四十多年了。也难怪,这里能看到比我年龄还大的书。旧书多保存完好,有的还装了封皮,老人自己题写了书名。
我为它们被善待心存感激,决定买两本书,以示致敬。当时,人在旅途,买书不合时宜,但我还是买了两本,分别出版于1980年、1989年,一本是朦胧诗300首,一本是回忆录。
之所以买这两本,是有缘。《朦胧诗选》对我写诗有影响,有好感。这个选本还是第一次看到,比较全面。回忆录是当时正在读的《阅读的方法》推荐的,想进一步地了解。
家里的书柜早已经满当当的。再请进那些书,是斟酌再三的。虽然两本都是旧书,但对我有意义。它们上面定格的是青春,留下的是时光。它们拥有战胜时光的密码。
两本书的定价都手工涂改了。原定价被涂抹掉之后,写上了现价。显然,老人对书籍的行情是懂的,但又没有像旧书网的做法,定个天价。
书,出了四十余年,售了四十余年,两本价格一共四十五元,无论如何也不算贵。
老人没有用微信,故无法微信支付,而我早已经习惯了不带钱。
老人带我去对面超市,扫码支付。然后,他从超市店主手里接过现金,小心地装进钱包里。
旅行的途中,我喜欢朝行李中塞一本书。这样玩起来,才觉得心安理得。即便是在旅行中,也不全是来享受的。
很多时候,书是一种道具,一种态度,确认自己是个读书人,确认自己的无知。
当人人都抱着手机,沉浸其中,被视频俘虏,无法自拔时,书籍是我的救生圈,可以让我自救,并与手机拉开距离。
像那个蹒跚的老人,用书籍点亮微弱的灯火,能发一份光就发一份光,能发一点热就发一点热。不必等候炬火。 l" O2 D' \/ m' V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