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乡永红村位于九重山脚下,幅员面积16.94平方千米,辖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13户741人。2021年以来,永红村始终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乡村治理为抓手,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社员会、党员会等形式加强党史学习。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先后2次组织党员外出学习。配齐配强村支两委,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育本土人才1名,储备后备力量2名。建立“联村领导+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实行“1名村干部+1名驻村干部”包片负责。深化党员“双培双带”,发展中药材、黄牛、劳务等产业,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党员都有致富项目。严格落实设岗定责、工作纪实、承诺践诺等制度,做到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
实行网格管理,将全村划分5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再划分为若干小网格,每个小网格落实1名小网格长,形成“1+5+N”网格治理格局,做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修订村规民约,实行院坝管、小组管、协会管,做到百姓说事、村民议事、党员答事。发挥“三会”作用,选用“有威望、信得过、能带头、服务强”新乡贤2名。规范“四务两公开”,做到涉及村民利益经常公开、村务财务党务每月公开。建立积分超市,量化细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积分内容,建立红黑榜,对贡献户采取红榜公开,对负向户采取黑榜曝光,实现村级在家农户参与率100%,兑现积分超过5万元。
落实“一村一辅警”制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越级上访、非法宗教和邪教等活动发生。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化建设“1名调解员+1名纠纷信息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培育“法律明白人”2名,每季度开展群众学法活动。全覆盖注册“金钟罩”APP,畅通村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纠纷化解、邻里融洽等渠道,做到小事不出村。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讲解、法治宣传、法治解答,每月开展1次法律服务活动。规范建立“法律之家”,建立法治广场1个、法治宣传栏4个、法治图书室1个。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广“平安城口”“风正巴渝”等智慧平台,管好用好微信群、QQ群,让群众诉求“一键唤醒”“一号操作”“一群知晓”。
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组织评选“城口好人”“卫生之家”“孝老爱亲”等典型9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崇德向善激励机制,将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开展“家家五干净、户户六整齐”行动,实施改厕37户、院落改善10户、环境整治20余户。提倡邻里和谐,打造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开展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沉溺赌博等整治活动,整治不良现象5起。保护传统村落,挖掘和保护古墓、古树、古寨等历史文化,深入研究村史,开展村情调查。
建立“集体经济+农户”模式,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在家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实施饮水保障、人行桥、农文旅等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建立“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动员5个社大力种植独活、大黄、党参等中药材,实现超过10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超过1000亩,实现户均产业增收1万元以上。大力发展“两种两养”“五小经济”等到户产业,按照监测户不超过1000元、脱贫户不超过800元、一般户不超过500元补助标准,使161户农户受益。
来源:双河乡永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