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鑫指出,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拓展增收来源。
要把握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的内涵和要求,更加突出市场化,强化庭院经济经营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加突出特色化,突出乡土特色,走差异化发展路子,与现代农业形成优势互补;更加突出生态化,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加突出规范化,打造统一品牌,统一组织销售,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把握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的方向和重点,从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五个方面入手,支持农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
要强化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的支撑和保障,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科学谋划庭院经济重点项目,对纳入项目库的庭院经济项目统筹资金予以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经营户纳入乡村创业就业政策支持范围,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加强消费帮扶,做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多措并举促进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焕鑫指出,收入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最核心、最基础的指标。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脱贫人口收入。
要稳住脱贫人口务工增收的良好势头,守住规模,确保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数量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要稳住岗位,力避脱贫劳动力出现过早返乡、大规模返乡、返乡回流人员失业。要保住收入,努力使脱贫人口务工收入稳中有升。
要抢抓国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遇,做好结合这篇文章,用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继续向金融机构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要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扩大金融社会资本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优先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
要利用好国家促进消费的有关政策,扩大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着力从“帮销、促产、疏浚、解困”四个方面,多措并举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卖得出去、卖出好价。
孟庆海强调,各级科协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明确任务对象,动员本地科技工作者,帮助脱贫县摸清产业发展“真需求”、找准产业发展方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对市、县两级科协的指导和帮助,推动省内优质科技资源向市、县下沉。要服务产业顾问组开展常态化对接合作,做好人员、项目、需求的动态管理,强化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要与中国科协在建立产业顾问专家库、建设工作平台、强化工作保障等方面协调联动,共同推动工作落实。要在深化与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协同、强化科协系统联动、创新产业顾问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推动协同创新,汇聚广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