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任河水,巍峨柏家坪。新城书院创,馥郁桂花香。自2019年离开城中校园已三载有余,脑海里仍然会时常浮现出那个一到夏天就弥漫着桂花香的校园。2019年高考期间学生就餐 周健 供图
当峥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一篇又一篇感人的章节,我们的回忆开始有了载体。不必说校园主干道左侧香气浓郁的桂花,右侧栩栩如生的浮雕,也不必说升旗台后长长的台阶,高中部楼前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单是高二暑假补课的时光就足以成为异乡学子的情感寄托。
补课期间正值酷暑,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晚饭后老师们买的冰镇西瓜。在洒满金色夕阳的走廊上和朋友迎着温柔的晚风大快朵颐,吃下蕴含着彼此梦想的西瓜,一起做那个关于大学的美梦。后来尝过许多冰镇西瓜,也看过许多落日与晚霞,却再也找不回那样的意气风发。
原来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一如年少时的我们,年轻气盛,嚷嚷着等到高考结束,也要学学那新科状元“一日看尽长安花”。
教室后的标语 作者供图
重峦叠嶂挡不住城中人眺望世界的目光,万水千山拦不住城中学子奔向理想的步伐。任河水畔朗朗的读书声传出学生们的奋发向上,学生公寓的点点灯光照出同学们的光明未来,漫长跑道洒落的滴滴汗水映出孩子们的青春活力。
教室四周张贴的标语和全班同学一起签过字的横幅,那是无数高三学子坚持下去的动力。在高二最后一天写下一封给自己的信,那是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望。后边墙壁记录着自己考试名次变化的折线图,那是对每一个人的警醒与鼓舞。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在明知道将来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敢。
温润儒雅,栉风沐雨以授业,学高身正,薪火相传以育人。在城中的三年里,幸得明师教诲,使我明悟何为:“德行以人,学术以容,精神以韧”。求学如同在荒原游荡,老师是茫茫之中的唯一火光,示我以“宽仁、容忍、坚韧”,使我在此后的生活中能够身怀赤诚,在茫茫人世间坦荡做人,告诉世界何为勇敢。
共话离别情意 作者供图
中国人的道别从来没让人自在过:没有拥抱、寥寥数语、强忍眼泪。分别是趁着最后一次运动会的时间在班服上收集同学和老师的签名,是用仍显稚嫩的字体在黑板上替所有人写下的最后一张假条,是六月八号下午宿舍一起卖掉高中三年的书,用青春换来的最后一次相聚。中国人独有的含蓄或许换来的是没有好好道别的最后一次相见,正如那道没有写完的数学大题,在仓促的青春中总会留下一点遗憾。
我们相思时不说相思,只说天上的月亮,说南国的红豆。谨以此文献给母校八十周年校庆,遥寄相思,纪念那段痛苦的、煎熬的、美好的、永远难忘的求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