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7239|回复: 3

    【城口中学八十周年校庆征文21】我和夏老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33698
    发表于 2022-12-9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夏老师


    高85级1班  邓岳    


    “岳儿,考得太好了!”话音未落,我的肩上已挨了一拳。这一拳是夏老师送给我的成人礼,这一刻是我们关系的分水岭,之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师,之后就是个温厚的长者了。

    那是85年的7月底或8月初的某一天,上午我在土城从高84级的贺文口中获知了自己的高考总分,下午去班主任夏德政老师家了解各科成绩。几个星期前,考试刚结束我去过他家一次,核对数学考试情况,发现一道8分的大题漏掉一个已知条件,桃花落,错错错!如今尘埃既已落定,似好了伤疤,就忘了痛吧。看老师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架势,我有点不知所措,将信将疑小心翼翼地适应着新常态。3年下来,我从来没见他这么高兴过。

    夏老师,双目炯炯,容貌清矍,身材瘦高。他是个考究的人,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发稀疏却梳得整整齐齐,黑皮鞋擦得锃亮。喜欢穿中山装,应该是经常用熨斗打理过的,风纪扣一定扣好。声音高亢洪亮,讲话干脆利落。他站得端端正正,说要“站有站像坐有坐像”。他是万县人,偶尔有万县口音,比如说他经常吓我们的话“你来试看”,“看”就读为“堪”。上课提一个灰色人造革的提包,里面有两个大的木制三角板,有时还有圆规、量角器,他在黑板上的那些作品:立方体,球,锥,柱,棱台,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渐开线,…,一小半得靠这几样武器,多半得靠他的拿手手艺。

    关于夏老师是怎么接我们高85级1班的,我和唐小卫曾经一起臆想复盘过。按照惯例,我们班会是上一届毕业班──高82级的班主任来接,但这没有发生。我的猜测是,我们初82级基础太差,初二结束两个应届生班活生生整体留级一个班,戏称读了一个本科。以3年后高考为目标,初82级给当值老师留下的印象大约是缺乏期盼的。等到9月份我们入学时,非高82级班主任的夏老师领衔了一个当时城中最豪华的一个教练阵容来带我们昏睡百年的“梦之队”,也许是我们读初中时夏老师正好在我们楼上教高中班建立的缘分。这个头开得非常之好,暑期还忐忑不安的家长们一定欣喜若狂。

    我大胆地假设一下,是夏老师看中了我们这ST股的未来价值,有翻倍的空间,给严庭福校长做了一把精彩的路演,他愿意来操盘,条件是得给他配备最优秀的教师。当然,严校长目光如炬,明察秋毫,也一定相信我们有几个乃至几十个涨停板,不然他不可能和盘托出这么好的家底。另外一种可能性是,严校长初来乍到,他忽悠同为大学校友的夏老师,作为自己履新的重要布局,也未可知。

    柳传志总结联想成功的三部曲: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好班子已经有了。我不知道夏老师的战略,多年以后他给我讲过多次“我本来是希望陈敏、傅强和你,北大、清华、复旦,一个学校一个”,我猜想这可能是其整体目标的一部分。但是夏老师怎么带我们这个队伍,我就太清楚不过了。

    进高中时,北清复离我之遥远,不知其几千里也。去年10月回家,父亲谈及往事,说当年在街上遇见夏老师,他要求我爸一定要把我“盔”起来。高一,夏老师挂在嘴边的话是:“班上只有陈敏、傅强上了万二中的录取线”。高二,继续在班上讲这样的话,“邓岳,初中的基础打得是比较差的”。高三,没了,我终于摘掉了帽子农转非了。高考填报志愿前夕,我们在他家和谭老师、袁老师等沟通了好几次,最后一次他在操场主席台见到我,说:你填清华嘛。

    夏老师3年呕心沥血,彻底改变了我们初中吊儿郎当、不求上进的习惯和作风。初三我们一帮“接嘴瓜瓢”在课堂上和年青老师比如李万荣、蔡开明老师油腔滑调插科打诨,已成习惯,进高中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新环境逼得我们规规矩矩,把脑壳用到学习上来。他解决反对“读书无用论”,反复给我们讲马占扶公社、张铁生这些荒唐年代的荒唐事,就是希望我们成为有知识的人。三年如一日,晚自习夏老师都要来班上查岗,每当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通向高中部的高坡上的小门口的时候,窗户边首先发现的同学都会通报一声,犹如电影中的鸡毛信一般,喧闹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种下行动,收获习惯。多年以后我在职场听到一句话“假积极一辈子就成了真积极”, 我们当年在夏老师的鹰眼般的关注下,是不是也从假学习、要我学习不知不觉变成了真学习、我要学习呢?

    夏老师教数学,我们一进高中,就要求人手一套《中等数学习题集》,好像有4本,父亲找人到万县市才弄来一套。听住读的同学讲,每天老师都要做题到深夜,大概多是在研习这套书。初中阶段,我从来没有课外书籍的概念,思维非常局限。夏老师这一举动,塑造了我的新习惯,高中三年,功课完成之余,都会适当看课外书、演算习题,开拓一下思路。高考前夕,他还带领大家刷资阳中学、天门中学的试卷,一难一易,一张一弛。曾经我用夏老师给我发的奖学金,买过一本有点厚度的物理参考书,那本书尽管不难,但我常常拿来翻翻,对巩固知识仍然大有裨益。拿奖学金买课外书,本身也是我个人的一次蜕变,“我要读书”──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他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简记为“撒可加可撒”,类似地还有“撒可减可撒”。cos(A+B)=cosAcosB-sinAsinB,叫“可可减撒撒”,类似地有“可可加撒撒”。讲到集合的交集、并集概念,“A与B”念“A帽B”,因为“与”的符号是个倒U形,像顶帽子;“A或B”则念“A杯B”,因为“或”的符号像U。这个“A杯B”让大家忍俊不禁、哄堂大笑。立体几何,他教的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他还会穿插一些各学科的趣味知识,比如说“马达加斯加”,记为“嘎嘎葩不葩”;甲午战争的1894年,记为“一耙狗屎”。最让我们长知识的是,教我们六十甲子的来历。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上下两排,上面排天干,下面排地支,上下配对。10个天干配完10个地支,还余2个地支,上面排又一轮天干,接着配对,2个地支配完接着续又一轮地支,...,如此重复,到60对完成。这是我从来不知的国学知识,非常有趣。多年以后,我才想到这是个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的数学问题。讲等比级数时,夏老师引用了一句古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个公比为1/2的无穷等比级数问题。

    除了会教书,夏老师还有多项手艺。他有一手漂亮的字,架构是仿宋的,但笔画却带有楷书的俊逸。他对我们写的字,自然有发言权评价权。他对我的字,应该还算满意,办黑板报也是让我和傅强去板书。即便如此,也要敲打我一番:“你的字写得太小,要写大一些。大往小写容易,小往大写就难了。”后来我每每发现字小了,就想起老师这句话,赶紧纠正。

    他的语言表达天赋,行为艺术,也是一绝。在城口多年,本地方言的经典──“训白”、“逅(一声)嫩”、“寡乖”,几个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是他津津乐道、拍案叫绝的。白雪皑皑,他念成“凯凯”,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他以前的老师教错了。他讲话喜欢带个插入语或者状语“严格说”,不知何故我听到这个就联想到袁国崇,也因为袁国崇就记住了“严格说”。他常讲 “人少汤酽,碗米吃干饭”,可能是老家的民谚,听起来像是李伯清在散打──“减员增效”一般。有一次胥继清大概是头天晚上开夜车了,上课时,眼睛里面花非花雾非雾,对大脑欲说还休。夏老师见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在讲台上比划他拽瞌睡的样子,脑袋向前后方向做物理课谭老师教的简谐振动,结果没有控制好振幅,只听得嘭的一声,磕到桌子了,满堂皆惊。估计他心里在讲:背时砍脑壳的,时间这么宝贵,睡觉多哈啊!左斌挽雕弓如满月,一记飞毛腿把一根日光灯射得气绝,不再为人民服务,徐中培上自习瞟了几眼杂志,都被他用凌厉独特的语言“朽哒”过。

    种地劳动期间,他就不再是绅士模样。脱我中山装,着我旧时裳。出门向东望,就在猪舍旁。他带领我们在地里挖、松、垒、埋、浇,最后种出的就是行列式、周期函数。给苹果树施肥,要在果树的周围,挖槽,然后浇粪、埋土,最后就是个扇形或者抛物线。在家里,他可以是个大厨,能够烧一桌精致的硬菜,展现他的技术与品味,招待客人。他喜欢品酒,后来有一次去他家,他拿出一瓶有些年份的万县大曲,说是罗红工作以后送他的,与我们分享令公桃李满天下的自豪。

    我读大学期间以及工作后,每次回家,都要去夏老师家,与老师摆龙门阵,品尝夏老师和夫人谭老师的厨艺。有一次,他告诉我,希望以后带着谭老师,到全国各地的学生的地方走一走。遗憾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完成这个心愿,就生病了。2005年,我们毕业20周年,在重庆聚会,本来他是主角,却缺席了。同学们一起去西南医院看望病房中的夏老师,那时的他,已经非常消瘦了,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参加下一次聚会,却没想到竟是见他的最后一面。

    夏老师走的那天,小卫第一时间告诉了我这个噩耗。我呆坐在办公室,视线模糊,已经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许久,我拨通我妈的电话,告诉父母这个悲伤的消息。我不再有夏老师了,一句话没出口,眼泪已夺眶而出。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首著名的诗《未选择的路》,讲的是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如果我的高中也如初中那般放纵快活,大概率会滑向张铁生的方向。我何其有幸,在82年的那个夏秋交替之际的岔路口,把自己这个尚未成器的毛坯,交给了夏老师,他替我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需要开拓的人生逆旅。多亏他这位好伯乐的知遇,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策之以其道,一番期望一番心血一番打磨,终于使我在3年后的金秋成形。千言万语,难致谢意,笃行他的教诲,才是最好的感恩。愿恩师在天堂安好!





    作者简介

    邓岳,男,城口中学初82级1班,高85级1班毕业生。先后就读于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先后就职于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精致的猪猪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8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2
    发表于 2022-12-9 16:5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师为了学生真的是费心了
    回复 支持 1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发表于 2022-12-10 11:5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岳儿是夏老师的得意门生
    回复 支持 1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2-12-11 18:1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语言活泼、灵动、幽默,多侧面、多角度生动地展示了夏老师对我的关怀、教诲,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作者用两篇文章反复述说:一个好老师在人生路上是何其重要;学生时代遇上一个好老师是何其有幸!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