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分为4个阶段: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青春期晚期和成年初显期。青春期早期一般发生在10~12岁,这一阶段孩子的状态皆是由他们的性格和他们对青春期先入为主的观念塑造而成的。所以在父母向孩子传递有关青春期的信息时,孩子们往往会将自己代入预设的情景中,并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尤其是像“青春期时的你会变得喜怒无常”或“你马上就要变成青春期里的疯小子了”这样的话语。不满13岁的青少年们可能会有撒谎、逃避和不断试探父母底线的行为。这些行为极有可能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气氛紧张,让孩子觉得家里总是纷争不断。
青春期中期,介于12~14岁之间,恰好是孩子们读初中的年纪。青春期的特征在中期这一阶段得以完全显现,具体表现在因身体和情绪的变化所导致的冲动行为、对性的好奇,以及从家庭关系向社会关系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对孩子的组织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和社交媒体开始取代孩子们的其他兴趣。
青春期晚期,介于15~18岁之间,多发生在高中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身体更接近成年人,但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他们依旧有着热衷冒险、情绪反应强烈和其他典型的青春期行为。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压力特别大的时期,因为他们观察到孩子们正试图独立做出自以为正确的决定。尽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成年人的身体,也拥有了一定的自我管控能力,但是他们的大脑在做出选择时还是更倾向于一时的冲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不仅行事鲁莽,他们对爱情也抱有很大憧憬,因此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恋爱关系中保护自己。
成年初显期,介于高中毕业到20多岁之间,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探索”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命题,这时大多数年轻人开始考虑他们的未来,并对他们的成人生活做出选择。教育、工作、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休闲活动为身处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因此这些年轻人不仅要弄清楚他们的激情所在,同时也要担起身为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在这一时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往往变得更加平和,甚至可以发展成一种近乎友谊的关系。(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