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7983|回复: 1

    城口:守望绿水青山,福荫千秋万代

    [复制链接]

    6542

    主题

    6629

    帖子

    2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23891
    发表于 2022-12-30 0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守望绿水青山  福荫千秋万代

    ——城口县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侧记

    城口县作为大巴山腹地的重要组成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汉江和嘉陵江流域等许多河流的 “河溪源”和“生态源”,是重庆最大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和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地形和土地利用总体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由于区域内降雨集中,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土层薄且土壤抗蚀力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城口县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域位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区中的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三级区,是丹江口库区及长江上游重点预防区以及重庆市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区之一。水土流失防治对于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和保障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城口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目标提供水利支撑。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和水土流失防治进程,进一步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的作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周健 摄

    城口县把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结合,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经验模式。


    以水土保持监管为抓手

    筑牢核心要素防护经纬网

    郭凡 摄

    一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单位协作、乡镇管理、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二是积极谋划,保障投入,形成了“政府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和投入机制;三是加强监督,落实考核,全领域实施“碧水”“蓝天”“田园”“绿地”“宁静”五大行动,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原则,明确并落实水土保持设施管护责任。



    以水土保持效果为导向

    构建高效综合治理体系

    创新模式,激发潜力。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激发社会资本和人民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化零为整,规模治理。解决耕地零散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短缺、质量较低等问题,形成高标准示范片区,获得显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重点突破,示范推广。为共性问题破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分区防治,因类施策。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快县域水土流失减量降级。


    以乡村振兴为导向

    开拓人地和谐共生新格局

    特色产业,集约发展。立足资源禀赋,构建立体化农业产业格局,为推动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提供城口样板。

    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实施农村“户貌六改”、“家家五干净、户户六整齐”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行动,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防治结合,效益并重。形成 “在治理中开发利用资源,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带动治理区群众脱贫致富。

    科普宣传,全民参与。全社会形成了学水保、知水保、懂水保、会水保、用水保的良好氛围,从“要我做水保”向“我要做水保”发生根本性转变。

    城口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尤其近年来,在水利部、重庆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下,坚持系统治理,形成县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三年(2018-2020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 668.42平方公里减小至647.80平方公里,其中剧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分别减少了34.74%、40.89%、50.47%,主要降为轻度侵蚀,少量降低为中度侵蚀,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近3年水土保持率年均增加 0.31%,取得显著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

    三大效益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创建推动生态效益

    凸显城口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6.1万亩,完成营造林 149万亩。作为全市重要林区之一,森林面积达到358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5%,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两大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广袤的森林带给城口优良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十年居全市10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第一,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经过不懈努力,城口县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水土流失强度逐年下降,近3年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19.75平方公里,年均减幅达到15.92%。

    随着水土保持系统治理的不断推进,城口城乡面貌“显著改变”。近5年,完成国土绿化1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2.5%。已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新建城区雨污管网41 公里,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在全市率先推行路长制。完成户貌整治2.4 万户,新(改)建乡镇污水管网99.2公里,国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全面实施“家家五干净、户户六整齐”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行动,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强化榜样引领,常态化开展“清洁户”“美丽庭院”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国家级绿色村庄8个、市级绿色村庄40个、大美乡村市级示范片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17 个,乡村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

    创建推动经济效益提升

    近年来,城口县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不断探索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之路,构建立体化农业产业格局,打开农业产业兴旺新局面,让绿水青山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建成乡村旅游集群片区6个,提质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2000家,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

    立足资源禀赋,构建起“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的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格局,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在水土保持司的力推下,城口县以协会组建为抓手,基于 “B2B+O2O电商平台”产业扶贫,成立了重庆市城口县特产协会,全县37家涉农企业(合作社)法人成为首批协会会员单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腊肉、核桃、板栗、药材、杂粮、马铃薯、食用菌等7大类特产的基础数据库,部分特产已经通过线下通道直销重庆的超市和社区内的中高端市场。2021年,城口农业总产值达21.6亿元,增长8%,农业增加值增长6%,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向好发展。

    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大规模经营、较高的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厚植绿色本底,促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达到60%左右,对群众脱贫增收的贡献率达到 76%。

    城口县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已形成一幅多模式、宽领域、成体系、大规模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画卷。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2021年,城口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累计增长25.6%,人均突破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和1.2 万元、累计分别增长 42.2% 和 54.4%(2017-2021 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

    创建推动社会效益显著

    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抓点带面,通过典型带动,实现整体推进。聚焦乡村振兴、以奖代补,着力打造示范工程、精品工程,切实让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起到示范作用,推广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的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

    结合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合理布局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聚焦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群众需求和水土流失状况,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并按照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抓治理示范,把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城口县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两种两养”等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加强特色山地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广“大巴山硒谷” 区域公用品牌。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城口县积极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经验传习交流活动,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典型示范基地,把水土保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城口经验”在区域范围推广应用。

    陈长 摄

    以创建行动为引领,城口县广泛发动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 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供了重要支撑。

    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成为各级干部的普遍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老百姓的普遍共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学水保、知水保、懂水保、会水保、用水保的良好氛围。


    来源:城口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爱上城口,爱上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0

    帖子

    4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7
    发表于 2022-12-30 09:5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