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372|回复: 0

    任何机构寒假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举报电话→

    [复制链接]

    6542

    主题

    6629

    帖子

    2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23891
    发表于 2023-1-7 14: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5)日,市教委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巩固我市前期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在寒假即将到来之际,现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重要提醒》《对学生家长的重要提醒》向社会公开发布。


    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经营,提醒家长积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共同维护校外教育培训良好生态。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重要提醒

    一、规范培训行为。任何机构寒假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以任何形式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所有培训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等名义开展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

    二、规范宣传广告。不得在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刊登、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发布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违规广告。

    三、规范办学资质。取得证照后,不得擅自改变机构名称、办学内容、办学地点、法人、举办者和许可范围。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证照。不得擅自增设教学点或分校。

    四、规范信息公示。将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培训内容、师资信息、收费项目及标准、培训时间等在机构网站、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主动接受监督。

    五、规范价格标准。坚持培训公益属性,严格执行培训价格备案制度,并在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严格按照备案价格收费,不得恶意涨价。

    六、规范收费管理。主动与学生家长签订《重庆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主动开具正规发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学费,且不得超过5000元,所有收费必须通过监管平台缴入指定监管账户,不得私下交易存入机构其他账户。

    七、规范从业人员。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所有从业人员入职前要进行涉罪查询。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专业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八、规范培训材料。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材料自查,接受主管部门相关检查,按通过鉴定的材料内容开展培训。

    九、规范营销行为。坚决禁止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捆绑销售、打包销售等营销方式欺诈家长。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严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营销“轰炸”。

    十、规范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九项规定》,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保障。全力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加强疫情防控,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培训环境。


    对学生家长的重要提醒

    一、树立正确育人观念。长时间过重的学习负担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应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理性选择参加非学科类培训。

    二、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https://xwpx.eduyun.cn/)查询证照齐全的正规培训机构,请勿选择无证无照的“黑机构”,避免“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风险。

    三、关注机构公示信息。务必关注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培训人员资质、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等公示信息,选择资质齐备、信息完整的机构和培训人员。 

    四、务必签订培训合同。务必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重庆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认真研读合同条款,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五、正规平台进行缴费。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将培训费用缴入指定监管账户,保障资金安全,索要正规发票,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 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不要超过5000元。

    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理性选择培训项目,合理安排培训时长,培训结束时间不要晚于20:30,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七、慎防机构虚假诱导。不要相信任何机构或个人以组织考试、保送名校、帮助择校等名义的虚假诱导,以免经济受损。

    八、合法渠道解决纠纷。遇到纠纷,首先与机构协商解决。如不能解决,请联系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九、关注孩子培训安全。为孩子选择安全设施齐备的培训机构,路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防范暴力欺凌。在单独培训时,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人身侵犯。

    十、共同监督培训行为。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事关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大局,需要您的积极配合。如您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有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尤其对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有偿家教,从事或变相从事介绍、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行为,请及时向培训机构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重庆市各区县校外培训投诉举报电话



    区县

    电话

    区县

    电话

    万州区

    58136370

    黔江区

    79222354

    涪陵区

    72875922

    渝中区

    63838133

    大渡口区

    62733915

    江北区

    67668377

    沙坪坝区

    88052770

    九龙坡区

    68781259

    南岸区

    62930928

    北碚区

    68860332

    渝北区

    67803904

    巴南区

    66220655

    长寿区

    40244343

    江津区

    47530727

    合川区

    42843068

    永川区

    49855898

    南川区

    81110580

    綦江区

    85880808

    大足区

    64381736

    璧山区

    85284513

    铜梁区

    45678050

    潼南区

    44576813

    荣昌区

    46786468

    开州区

    52218020

    梁平区

    53239918

    武隆区

    77728880

    城口县

    59222342

    丰都县

    70722275

    垫江县

    74512214

    忠县

    54232246

    云阳县

    55138387

    奉节县

    56551059

    巫山县

    57692193

    巫溪县

    51529470

    石柱自治县

    73200379

    秀山自治县

    76681918

    酉阳自治县

    75557664

    彭水自治县

    78440002

    两江新区

    67308112

    万盛经开区

    64183298

    高新区

    68680987



    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投诉电话:12315

    来源: 重庆发布 重庆教育


    分享到:
    爱上城口,爱上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