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5222|回复: 0

    @城口人 看看有你认识的吗?2023年第二季度“城口好人榜”公布

    [复制链接]

    6539

    主题

    6626

    帖子

    2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23878
    发表于 2023-7-14 1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经各乡镇(街道)和部门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舍己救人,用生命谱写青春壮歌的00后蒋松荣;21年坚持爱心服务的公交司机朱瑞山等10位身边好人登上2023年第二季度“城口好人榜”。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生活里书写不平凡的故事,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助人为乐(2名)





    马吉坤,男,57岁,厚坪乡红色村村民。他精通电工、木工,时常帮助邻里解决一些小问题;他关心邻里,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协助调解的身影,很多时候一忙就是半夜,因此,村民们都热情地称他为“马半夜”。2008年,他开始种植核桃树,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对核桃树嫁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村里首屈一指,2012年时,他种植的核桃树达到了100余亩,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2014年,村民们看到种植核桃树能挣钱,纷纷找到马吉坤,请他传授核桃树种植和管护的技巧。从此,他白天实地给村民示范如何给核桃树修枝、嫁接、防虫,晚上给村民们讲解理论知识。8年来,一个黄布包、一把枝剪、一把小据、一把小刀和一台三轮车陪伴他穿梭在红色村的核桃林间;8年来,红色村的每一棵核桃树都有他爬过的痕迹,每一棵树下都有他的脚印;8年来,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嫁接核桃树2000余亩,核桃产量年均增产20%;8年来,他带动村民120余人本地就业,增加村民收入100余万元。8年里,他默默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平凡的他以平凡的身份干着不平凡的事,用技术和爱造福着红色村村民。(推荐单位:厚坪乡)






    肖金蓉,女,34岁,四川仁寿人,北屏乡小木屋课堂创办人。2021年5月,油画方向毕业的肖金蓉毅然决然辞掉大城市的工作,来到位于大巴山区腹地的松柏村定居。看到很多当地的小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但是却没钱接受专业培训,2022年2月,肖金蓉与村里商议,创办起小木屋课堂,利用周末的时间免费授课,激励孩子们在追梦的路上“不要掉队”。小木屋课堂开设以来,每周六上午上课,对来这里学习的孩子都是免费教学,只象征性地收取100元作为材料费,用于购买画板、颜料等,作为老师,肖金蓉不领取分文报酬,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补贴孩子们的颜料费。暑假期间,肖金蓉还指导苍坪村开设“守护童夏、缤纷暑假”儿童暑期成长营,新民社区开设暑期“十点课堂”,推动更多本地年轻人加入儿童教育事业中来,共同承担辖区青少年儿童暑期学习辅导和爱心陪伴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帮助辖区青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度过一个充实、快乐、安全的暑假。肖金蓉说:“我想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爱和教育,为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出一份属于我的力。”2022年7月,新华社以《乡村儿童画展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为题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北屏乡)




    见义勇为(1名)



    蒋松荣,男,20岁,双河乡永红村村民,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2023年4月30日下午17:00左右,双河乡永红村一村民因与家人发生争执离家外出,并向亲属发送了轻生的短信,随后便没有了音讯。其家人害怕出意外,立即组织人员前去寻找。放假在家的蒋松荣了解到情况后,便加入了寻找的队伍。18时许,跑在最前面的蒋松荣发现了刚刚跳入水潭的村民。蒋松荣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相救,他用尽全身力气将落水村民推到潭边,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没能从水潭中爬起来,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0岁。蒋松荣英雄的一跃,彰显着新时代好青年的果敢与担当。(推荐单位:双河乡)




    诚实守信(1名)



    王声友,男,27岁,周溪乡鹿坪村村民。2023年3月2日晚,在同村葬礼上帮忙的王声友在回家的途中,看见路边草丛有一个小小的花布缝的钱包。他想肯定是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丢失的,捡起钱包便掉头寻找失主,寻遍参加葬礼的所有人均无人认领。为找到失主,他找了几个见证人,在大家的注视下打开了钱包,里面有一张张成友的医保卡、1800元现金、一叠住院票据和少许零钱。他接连给张成友打了5次电话,却无人接听,便准备叫上几个年轻人前去张成友家中询问。这时,张成友回拨了电话,听着张成友焦急的声音,他简单询问了情况,便骑上摩托向张成友家赶去,半小时后,他将钱包送到了张成友的手中。张成友握着失而复得的花布钱包,不停地向王声友道谢。“友儿啊,太谢谢了,要不是你大晚上给我送回来,我现在还急得跳呢。”1800元钱虽然不多,但王声友却是连夜送还。他拾金不昧急寻失主,极速送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优秀品质。(推荐单位:周溪乡)




    敬业奉献(3名)



    周益权,男,41岁,农工党党员,重庆市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2020年8月,城口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共建重庆市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周益权受市中药材研究院选派,出任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刚到城口,他便一头扎进城口的中药材研究中,穿梭在城口的林地之间,短短半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城口的每个村,多个中药材的优秀资源、优异特性被不断挖掘。他白天实地调研、夜晚查阅资料,短短半年,便成了了解城口中药材产业最全面的外地“城口人”。在他的推动下,《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发展规划(2021-2035)》《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实施方案(2021-2025)》成功出台、“大巴山药谷”标本展览室成功建成、“大巴山药谷”商标顺利注册。在他的努力下,50多种中药材在城口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开发利用,研发5款中药材健康产品,3项重点科技项目落地城口。在他的邀请下,市内外多名中药材专家实地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央视、人民日报、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赴城口采访报道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果。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用“小”药材撬动着“大”产业。2022年,经济日报、上游新闻等多家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推荐单位:县林业局)





    魏兴兵,男,53岁,庙坝镇初级中学教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至今已有34年。常年熬夜备课、不规律饮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2006年,正值壮年的他的身体却走起了下坡路,肾结石、胃溃疡、胃窦炎、“三高”相继找上门来,为不耽误学生一点点的学习时间,再难的事,再疼的病他总是咬牙坚持,从不迟到早退,从不请假。2017年,他身患胰腺炎,腹部疼痛难忍,必须住院治疗,但他放心不下正值初三的学生,仅仅住院9天,便申请出院站上了讲台。2021年3月,正在上课的他突发心肌梗塞,一头栽倒在讲台上,但他仍想强撑着继续上课,最终被同事强制送进了医院;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一次,让他的心脏多了三个支架;即使这样,清醒后的他一只手打着吊瓶,一只手执笔在病床上解题,通过手机为学生答疑解惑,手术后第4天,他不顾医生和家人反对,坚持返岗教学。2022年2月,他再次因为心肌梗塞住进医院,这一次,心脏里又多了两个支架,但仅仅3天,他再次回到了教学岗位。医生叮嘱他,两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手术,但为了学生的中考,他硬生生手术拖到暑假。当被问到为何坚持时,他说:“我想为孩子们点亮梦想之灯。”2022年9月,城口电视台、城口新闻网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推荐单位:庙坝镇)




    朱瑞山,男,59岁,万运城口分公司公交车驾驶员。2023年5月15日,他像往常一样,背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向公交车走去,正巧被路人用视频记录了下来上传到抖音短视频,他就这样毫不知情地火了。2012年退伍后,他便当起了公交车驾驶员,从业以来,以饱满的热情、文明的服务,真情待客,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1年。21年来,他坚持搀扶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乘客,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车;21年来,他坚守本分,拾金不昧,累计为乘客送回10万元以上的物品;21年来,他爱护幼小,默默将车上“捡”到的小孩送回家;21来,他多次参与车祸救援,挽救他人于危难。21年来,他坚守职业道德,以真心、热心、爱心服务每一位乘客,保持着“零违章”“零交通事故”“零投诉”的从业记录,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2023年5月,城口新闻网以《二十一年平凡坚守 爱心背扶温暖乘客》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县交通局)




    孝老爱亲(1名)




    尹光容,女,33岁,沿河乡北坡村村民。2010年,四川的她与城口的简文贵喜结良缘。婚后,简文贵外出务工,她在家干点农活、照顾公婆,他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丈夫更是把她宠成了孩子,这桩跨省的婚姻也成了一段美谈。2014年,由于长年在矿山工作,简文贵被确诊为“矽肺三期”,从此再也干不了重活。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公婆年老体衰,两个孩子小。24岁的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咬咬牙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背砖、背水泥....,一些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原本不会养猪种地的她现在可是一把好手,家里的4亩地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2015年,在政府的关怀下,她家被纳入了低保,但她却高兴不起来,总感觉脸上无光,为此,她更加拼命地干活,寻找着挣钱的路子。同时,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她家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2019年,她向村委申请,主动退出了低保。2022年,金科巴渝民宿正式营业,她应聘成功,为家庭又增加了一份收入。生活的磨难让她看上去比同龄人显得老了许多,但她从无怨言。9年来,她对爱人不离不弃,拉扯大孩子,孝顺公婆,她以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推荐单位:沿河乡)


    自强不息(2名)



    王守令,男,39岁,中共党员,守令生态农业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在外打工多年的王守令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创业,通过多方考察,他将目光放到了生猪养殖上,先后蓼子乡当阳村和桃园社区建立生猪养殖场。为照顾家乡群众,他坚决不请外地工人,高薪聘请本乡26名群众修建生猪养殖场,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9个就业岗位。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崽价格居高不下,部分群众买不到更买不起猪崽,他主动开放养殖场,以“先养殖后付款”、每斤让利5元的方式提供猪崽,并提供免费的防疫物资和必要的技术支持。2021年,他探索养殖“生态猪”,开始发展构树产业,先后流转土地400余亩,聘请群众种植管理,为愿意种植构树的群众免费提供种苗和肥料,并以2000元/亩的保底价进行收购,直接带动127户发展增收。几年来,他坚持联农带农,带动2000余人增收150余万元。此外,他自费清理村级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为大病家庭出资出力......,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22年,农业农村部官网以《城口生猪养殖走出新路子 全产业链带领村民》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蓼子乡)





    谭仁清,男,修齐镇茶丰村村民。早年的他,有着过硬的水电维修和电焊技术,时常帮助邻里解决一些小问题,是大家心中的“贤惠人”“能干人”。2018年,他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颈椎受损严重,肩部以下的身体完全失去了知觉,他高位截瘫了,吃喝拉撒全得家人照顾,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他的眼睛一度失去了光彩。看着妻子默默扛起生活的重担,整日奔波在田地和病床间,还变着法子鼓励自己,沉寂的心似乎又跳动了起来。他告诉自己:“远有张海迪,近有蔡芝兵,我也一定能行。”妻子不忍他一直躺在床上,为他买回了医学轮椅,忙里偷闲时总会推他到处转转;孩子放学回家后一遍遍教他使用轮椅、分享网络趣事,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他已经能熟练控制轮椅、独立用勺子吃饭了和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2021年,在一次孩子分享抖音直播时,他的眼睛亮了,“现实中站不了,那就网上‘站’起来。”学习网络直播便成了他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其他主播,他慢慢也能在网上发照片、发文字了。2021年暑假,他在孩子的帮助下开启了直播首秀,正式“站”了起来。从最初单纯的聊天到宣传城口的农特产品,慢慢有了微薄的收入,生活慢慢好了起来。“站”起来后,他建立残疾人交流平台,时常为残友分享励志故事、开展心理疏导。2022年3月,他被聘请为“冯姐驿站”宣传员,时常开展宣讲活动,用自身故事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推荐单位:修齐镇)




    来源:掌上城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爱上城口,爱上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