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治平乡按照创建城口山地鸡提升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山地鸡养殖,老百姓养殖热情高,产业辐射能力强,该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李美洪,是治平乡的致富带头人,十多年来,他凭借一股子想干事、能吃苦、肯钻研的拼劲,创办了实竹养鸡家庭农场,让他的养鸡产业蒸蒸日上,成为治平乡数一数二的养鸡大户。 走进惠民社区实竹养鸡家庭农场,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怡人。树林里,成群的山地鸡正欢快地觅食。标准化的育雏房、生态圈舍在山林间错落有致。李美洪正在查看鸡苗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这批山地鸡出栏后,将运往城区门店进行销售。“我们的山地鸡已进入了城区市场,有些外地的朋友也会网上订购我们的山地鸡,我们都是屠宰后,抽真空找快递公司冷链运输,保证产品的新鲜。”
多年前,李美洪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在外务工,漂泊多年后,李美洪厌倦了在外奔波的日子。2010年,他带上自己仅有的积蓄,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经验,防疫措施不到位,产业发展之初,李美洪上千只鸡死了大半。生性倔强的李美洪没有放弃,他查找问题,边干边学,在当地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几年过去,养鸡场逐渐走上正轨。 “刚开始养鸡的时候,技术不够成熟,疫苗也没有做到位,一旦鸡苗生病,就会死一大半,甚至是‘全军覆没’。”李美洪介绍说:“自己既然选择了走养殖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做点成绩!”
十几年来,李美洪起早贪黑,一路摸爬滚打,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饲养的土鸡毛色鲜亮、体态均匀、肉质鲜嫩,很受消费者喜爱。如今,李美洪已建成山地鸡标准化种鸡场1个,常年山地鸡存栏量6000多羽,每年3—5批,销售鸡苗30000羽,年销售额近100万。 随着规模的扩大,他开始带领周边群众一同发展山地鸡养殖,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缺乏技术的一批群众,李美洪还主动承担风险,将鸡苗赊欠给他们,养殖期间,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山地鸡出栏后再进行回收。目前,李美洪带动了周边230余户发展山地鸡养殖,户均增收3000余元。 治平乡岩湾村村民唐纯孟告诉记者,他们一直有发展山地鸡的意愿,但是启动资金不足,这两年,李美洪就按照一只鸡苗预付5元的模式赊养给他们,待到鸡苗出栏,再付鸡苗的钱。“我们的山地鸡不愁销路,很多时候都是李美洪来收购了的。”唐纯孟高兴地说。 李美洪告诉记者,他是村里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大家一起富裕才有奔头。他这套“赊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大家资金不足、养殖技术不高、抵御养殖风险能力差、养殖积极性低等问题。 如今,李美洪在城区还有一家直营店,主要销售鸡蛋、生鲜鸡等农副产品。接下来,他还将购买设备、建设厂房、注册商标,研发风干鸡、即食鸡肉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记者/苟莉 张竞一 罗明 夏一文 审校/陈弘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