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岚天乡地处渝陕交界处,位于我县东北部,全乡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2.9%以上,发源于千亩高山草场锅底凼的岚溪河穿境而过。 金秋时节,行走在岚天乡,举目远眺,群山逶迤,层林尽染,俯身而视,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恰似在一幅绢本设色画中漫步徜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俯拾皆是的美景画卷,得益于岚天乡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更归功于岚天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构建“水清、鱼活、岸绿、景美”之乡,扎实推进岚天乡岚溪河段河长制管理和禁渔工作。 近年来,在岚天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岚天乡渔业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岚溪河成为白条鱼(白板鱼)、鱄鱼、洋鱼等珍稀野生淡水鱼类的重要栖息地,沿河两岸花团锦簇、水清鱼靓,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自启动禁渔工作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将禁渔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会、工作调度会进行研究部署,加快推动岚天渔业资源保护。  “我们以河长制为工作抓手,明确各级河长、河段长职能职责,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责任体系。”岚天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岚天乡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书记、乡长为总河长,4 个联村领导为乡级河长,城建、环保等科室为责任单位,4 个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河长的“三级联动”管理体系,最大限度整合人力资源,形成政府牵头、各单位参与的责任联动体系。 同时定期召开专题调度推进会,分析研判形势、解决存在问题、部署重点工作,建立工作督查机制,由乡纪委牵头成立分段巡查小组,定责定人到各个河段,实行周巡查、月督查通报,将河长履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做到守水有责、护水尽责。 
 
 
 
 守护好渔业资源,每个人都是主角,为此岚天乡充分协调各方力量,抓实党员、群团、渔政协管、村义务监督等六支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4年乡政府成立护鱼队,我们护鱼队一共7人,一人一段,各自保护自己那一段,日常就是晚上要巡查两三次,白天不间断地巡查。经过大家共同的保护,现在河里的两三斤重的鱼都多了。”岚天乡护鱼员方选平说。 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岚天乡设立了“问题意见箱”、举报投诉电话等群众参与平台,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对违反禁渔规定者,严格按照《渔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并进行现场严格教育,特别注重处理好第一张违规网、第一个违规人,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逐步实现违法违规行为逐年递次减少的良好局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禁渔能力,2017年岚天乡投入30余万元建立7 公里长的光纤视频监控“天眼”系统,覆盖辖区内人流、车流较大的河段。该系统保持全天候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可随时在河长办公室调取、无死角查看河流监控视频,及时发现非法捕捞行为,提高渔业管护工作效率,真正实现让科技多跑路,工作人员少跑路。 岚天乡联合辖区派出所创新推进“河长+警长”渔业保护机制,联合多部门持续在全乡水域范围内组织开展零点行动、禁捕退捕联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严查严打非法捕捞违法行为。“截至目前,通过‘河长+警长’的工作机制,我们累计已教育处理60余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起,收取罚金3万余元。”岚天乡派出所民警肖锐说。 岚天乡还积极主动谋划十年禁渔进校园、进家门宣教活动,每年坚持组织学习《渔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20余次,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积极发挥学生教育反哺作用,通过“以校带家”,让禁渔意识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渔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禁渔工作是生态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须臾不可放松。岚天乡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思路,把长期工作阶段化、具体化,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完成,慎终如始、善作善成,积小胜为大胜,促进“十年禁渔”行稳致远。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