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识骗、防骗能力,扩大宣传防范覆盖面,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城口县公安局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创新防范思路方法,组织各派出所持续在辖区内全方位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活动,将反诈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推动反诈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电信网络诈骗离自己很远,其实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被骗,大家一定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一定不要相信刷单能赚钱、包裹坏了能退款、客服电话就能提高信用、网络上能遇到帅哥美女...现在开启防骚扰电话,很多诈骗电话就打不进来” 近期,各派出所积极利用各个乡镇开展的“村歌文艺汇演”活动,在群众参与度较高的现场,民警辅警为前来观看的群众面对面开展反诈知识宣传。通过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借助演出的有力平台,让群众在娱乐中学到了反电诈知识,提高了警惕性;同时,民警辅警现场引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城口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宣传常见的电信诈骗种类、如何辨别诈骗电话等知识,提醒大家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不贪不信不转账,告诫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警察同志,说实话,平时发放的宣传单、贴的宣传标语我很少去看内容,现在大家都爱玩手机,爱刷短视频,我们也频繁接收过各种骚扰电话、短信,今天在舞台上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拦截骚扰电话,我觉得还是很有帮助,我们有这样的贴心的民警,我们老百姓很安心。” 家住蓼子乡的村民王先生在看到民警上台后感慨到。
 
 
 
 
  各派出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反诈宣传,旨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用生动有趣的防诈骗小视频、真实案例在社区微信居民群进行展播,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线下结合院坝会恳谈会,深入社区点对点面对面讲解网络诈骗套路,全覆盖织密防诈反诈“防护网”。“警察同志,说实话,我平时工作忙,小区张贴的反诈骗宣传标语我可能一晃眼就过了,现在大家都爱玩手机,所以物业群或者社区民警发的朋友圈我都会关注一下,近期在朋友圈看到你们发了很多诈骗真实案例,我觉得还是触目惊心。” 家住状元府邸小区的居民廖先生在看到社区民警发送的反诈提示后,感慨诈骗无处不在,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识诈、防诈、反诈能力,强化学生对电信诈骗手法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各派出所联合县教委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以办理的真实案件为背景,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阐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势、新手段,重点剖析了经常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诈骗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生动讲解提醒同学们要警惕冒充家长熟人类、虚假网络游戏类、网络贷款类以及网络兼职刷单类等校园高发诈骗类型,提醒同学们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银行卡号、存款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不要租借、售卖自己的银行卡,并告知同学们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父母、老师反映,以免遭受不法侵害,切实提高学生对违法犯罪活动的认知,做到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警察蜀黍系列讲座太棒啦,他们讲的真实案例和那些诈骗手段真的让我们醍醐灌顶。通过讲座,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法制观念。
 
 
 
 
 
 
 
  近期,城口县公安局统筹安排各派出所,将反诈宣传全面融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在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鲜活性的同时加强了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
 “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相信高薪诱惑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老年人要警惕‘保健品治病’、‘以旧换新’等诈骗手段,不要贪图小利,如遇可疑情况,多与子女商量或者向我们社区民警反映情况。”近日,民警辅警结合“一标三实”工作走到群众身边,利用入户走访采集信息的同时向群众发放反诈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对电信网络诈骗常用手段、特点和防范方式进行讲解,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派出所,避免自身财产损失。 
  下一步,城口公安将持续做好常态化反诈宣传,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反诈”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小区,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努力让反诈知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增强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从源头上加固反诈“防线”,用心用情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平安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