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业兴,纵横便捷的道路交通网不断延伸城口县的经济大动脉,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方便和快捷,也成为城口城乡一张亮丽的名片。 走进咸宜镇,青山绿水旁,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互联互通,不断延伸到乡村,构成了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在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县人大代表方明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咸宜镇场镇至雪宝山公路建设的建议》,建议将咸宜镇场镇至雪宝山公路全线按四级路标准新改建,路基宽6.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20km/h,为构建万州、开州、巫溪、城口旅游环线奠定基础。同时,将进一步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增加群众就业渠道,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实现旅游增收,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随着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私家车就比较多了,但道路建设的不完善,导致老百姓出行并不方便。同时,这条路贯通到开州的雪宝山,包括可以通到巫溪的红池坝,对南部片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就建议把这条路修好 。”县人大代表方明说。 在建议办理中,承办单位根据建议具体内容,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总体规划和思路,逐步组织实施。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捆扎钢筋,加快桥梁建设,路面工程也有序推进。 “我们这个是一期工程,总长度是2.75公里,已经完成了1.2公里的‘白变黑’,现在主要是抢抓桥的工期,目前完成了总工程量的80%,争取在2024年3月底完成。”施工方现场负责人覃大江说。 据介绍,X440咸宜场镇至雪宝山改建工程一共有三期。目前,一期路基工程已全面完工,二期于去年11月进场施工,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 “我家在这有几亩地,因为道路不方便,一直都是靠人力耕种。”最近,咸宜社区居民陆友洪已经把田地收拾出来,准备种植洋芋和蔬菜。“现在这个路还没修完,我们就已经把三轮车买起了,以后收割土豆红薯都是拖拉机、三轮车拉,现在这个政策真是好。” 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通到畅、由畅到美,如今,纵横交错的道路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咸宜乡村发展输送能量。 2023年以来,咸宜镇党委政府多次深入道路沿线进行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道路周边规划了冷水鱼、蔬菜大棚、文旅康养等产业,将进一步撬动咸宜镇乡村振兴,既保住国家的“粮袋子”,又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过去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群众出行和地方经济发展。随着城开高速全线贯通,农村道路不断提质升级,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咸宜镇将迎来发展文旅产业的新机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咸宜镇党委书记谢希德说。 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里程从十年前的2869公里,提升到4060公里,路网密度从9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到13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和路网密度分别增长46%,切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