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四川外国语大学组织师生代表团于7月6日来到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多语织就岚天梦,青春踏出振兴路”为主题,通过非遗文化传承、多语课堂教学、趣味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欢乐,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非遗传承 钱棍舞里的文化密码 在岚天乡体育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们与当地钱棍舞爱好者吴老师学习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钱棍舞是岚天乡流传已久的传统舞蹈,通过击打钱棍发出清脆的声响,配合欢快的舞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现场,吴老师亲自示范,从握棍姿势到基本步伐,耐心地为师生们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师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钱棍,跟着节奏翩翩起舞。 多语课堂 打开世界的窗口 为了拓宽当地小朋友的视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在岚天乡中心小学开设了多语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用英语、俄语等多种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和有趣故事。此外,志愿者们还组织了绘画比赛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挥创造力。 趣味活动 传递温暖与欢乐 除了文化传承和课堂教学,志愿者们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温暖。此外,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场文艺演出,表演了歌曲、舞蹈等节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携手共进 共助游客脱离困境 在活动期间,岚天乡遭遇了暴雨天气,导致部分道路塌方,游客被困在岚天峡口路段。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们迅速行动起来,与岚天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救援队,前往现场协助游客脱离困境。在师生们和岚天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游客被成功接到了目的地,他们用担当诠释了“服务社会、攻克难关”的实践精神。 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岚天乡的居民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也让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通过非遗文化传承、多语课堂教学、趣味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师生们将青春和热情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四川外国语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