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大巴山腹地的高观镇层林尽染。在这片弥漫着泥土与草木芬芳的群山之间,一场关乎收获与希望的“地下寻宝”正在悄然进行。村民们俯身于林下,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的腐殖土层,一枚枚肥厚饱满、色泽金黄的天麻破土而出。这小小的天麻,如今已成为高观镇的“金色产业”。
高观镇能孕育出品质上乘的天麻,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冷凉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恰好契合了天麻“喜阴、喜湿、喜肥”的生长特性。作为城口“八味”道地中药材之一,高观天麻因天麻素含量远超国家标准,不仅在重庆本地药材市场站稳了脚跟,更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广东、浙江等地,“高观天麻”的品牌口碑逐年攀升。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实实在在装进村民的口袋。“以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也就挣个几千块;现在把林地流转给合作社,平时还能在基地务工,一天150元,今年光租金加工资就能赚 8万多元,年底还有分红拿!”高观村村民王阿姨一边麻利地分拣天麻,一边算起增收账,眼角眉梢满是藏不住的笑意。 如今的高观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愈发成熟,天麻种植从高观村辐射至渭溪、施礼、蒲池等六个村落,种植面积从最初的80亩扩至1600亩。2023年,林下经济产值就已突破24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大批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让乡村发展的底气更足、村民的日子更红火。
天麻产业的影响,远不止于“让村民有钱赚”。高观镇正积极谋划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除了销售优质鲜天麻和干天麻,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开发天麻切片、天麻粉、天麻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反应热烈。 同时,依托城口县“大巴山药谷”建设东风,围绕天麻产业衍生的劳务、运输、包装、旅游观光等服务产业也悄然兴起,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更重要的是,林下种植天麻不与人争粮、不与地争肥、不破坏森林植被,完美契合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高观镇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守住了这片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从昔日“靠山吃山”的零散种植,到如今“品牌化、规模化、全链条”的产业集群,高观镇以天麻为媒,不仅蹚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富民强镇路,更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时下,高观镇的空气中弥漫着天麻特有的药香,这香气,不仅是丰收的甘甜,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来源:城口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