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重庆9月23日电 山高峡横密林深,生态优良满山珍。城口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富足,孕育了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道地中药材、中蜂百花蜜、优质食用菌等系列生态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市民青睐。
8 o* V3 H( e$ G3 C
/ @, x' a0 i: q( a 但城口农产品曾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无体系发展状况,在市场上的招牌更是五花八门,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成了“深巷中的好酒”,质量上乘却声名不显。" W. ]. l* I) d' S$ {
, x8 F$ f. Y( ]5 q) o5 P2 R
“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运用为提升城口富硒农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形象,促进城口富硒农业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活力”,众多优质产品被赋予“大巴山硒谷”这一“新姓氏”,走出大山,迈向大江南北。
$ I3 l' ?8 L: i5 f7 h7 _: |. ^ n5 A* ~8 }' v' \
找定位 “大巴山硒谷”应运而生 城口物种丰富,植被繁茂,生态系统完整。据了解,目前城口县有中药材6种,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81个、绿色食品43个、有机食品3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富硒产品2个、重庆名牌农产品6个,先后获得“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生态中药材示范县”“中国生态气候明珠”等称号,这为城口打造“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了立足点。
1 u8 P$ @) W( W T 同时,城口属全国两大天然富硒带之一,土壤硒含量高达1.41(μg/g),是全国平均值的近7倍,区域内所生产的马铃薯、核桃、板栗等农林产品,天麻、党参等道地中药材,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牛羊等畜禽农产品最低硒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成为城口打造“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铺好了奠基石。由此,“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应运而生。
( D) S9 @# o, O8 c T
4 ^* N+ E) ]3 C9 O
2 `- k- N/ Q* S" w' d2 M) N5 {强品牌 “1+N+3”打响富硒“名头”7 [7 E6 J% R G; x
- [2 \, O* j0 ~/ Z0 V: e" e0 X1 U2 P
在第十七届西部农交会上,城口展区标识首次使用“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城口干果等农特产品首次被冠以同一“姓氏”,登上了展台,吸引了众多市民问询了解。: L J4 I6 t* X$ y& P
而这,只是城口通过“1+N+3”模式推广“大巴山硒谷”区域公用品牌,打响富硒农产品“名头”的一个缩影。“1+N+3”模式,即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城口老腊肉等N个品类品牌+形象代言人等3个推广渠道。 U: k4 s6 C7 v$ y) l
品牌效应立竿见影,蜂蜜、老腊肉等品类子品牌借助“大巴山硒谷”区域公共品牌名头更响;“大巴山硒谷”随着蜂蜜、老腊肉等品类子品牌走向四方,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9 \/ y, W/ R5 j- ~* X5 S$ \! u8 w; T2 q1 @
扩纵深 “金字招牌”提升产品“身价”$ t: v& a) K2 Z1 ~' u. G
* {; h' J" P1 r. x* F* p
如何进一步扩展延伸,让“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平台成为“金字招牌”,从而提升产品“身价”,是城口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对此,城口以公用品牌为龙头、以富硒产品为载体、以绿色安全为核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思想、有竞争力的本土市场主体,提升富硒农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形象,促进富硒农业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让“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城口农业产品生态化发展的“新平台”。2 o' i! v1 _5 M
以打造“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为抓手,规范和引导城口本地市场主体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在公用品牌统一形象下,抱团发展、形成合力,让“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城口农业品牌标准化发展的“新载体”。+ n9 N. B0 w/ k! w. {. v( m
2 S# R3 E; T! U; G* Y3 e来源:城口新闻网
5 f8 _' r) k1 _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