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10月5日开始,我们就陆续接到洋县高年级学校的老师、家长报警,都是说有人潜入班级群使用班主任头像,冒充班主任要求家长发红包交资料费,等真的班主任发现,出来喊停时,绝大多数家长都已经上当受骗了。到10月7日,我们接到此类报案已经4起,受害群众50余人,被骗金额2万余元!
9 o E E7 e( P X
[1 S8 d6 i; ?8 |* `7 f% s以下为其中某一被骗家长群聊天截图
% Q6 c& s' S- q; @9 D V9 L
) `3 _, w- f9 r* S: d
* q1 V% O/ K$ H; ^就是这样看似平常的一个通知
4 o; L$ C: U5 _ v: |5 ^却很有可能是伪装的诈骗伎俩!
; o3 O. @3 m5 Q6 q. S f( X希望同学们,咳咳,身为被骗群众的同学们引以为戒,以此类推,奔走相告,终结被骗!3 W* j0 w% I0 |& Z. t4 L; e
6 X3 U1 e g7 D( H, ]/ f. ?终结诈骗之手段识别
- B) I) k" `) J) ~: v0 D4 X5 W. m$ K! s. G4 l* [- |2 P; z
行骗第一步:# _- t& z* x8 k W# _1 @" H
穷尽手段获取群二维码。骗子们会通过网上搜索、盗取微信号、QQ号等方式,针对性的搜集家长群二维码。没有设置准入限制的班级微信群就成了他们的作案对象。我们这几起案件中,有一起就是骗子盗取了一名同学(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在校学生)的QQ,恰好,这位同学在QQ相册保存了班级微信群二维码,又恰好,班级微信群没有设置进需群验功能,然后骗子就轻而易举的进入了班级群。
& J( o2 o1 N3 v* B9 Y+ z H8 ], x4 g7 r+ I
行骗第二步:9 A j" p' s/ e0 D6 ]( r
移花接木伺机实施诈骗。骗子进群后一般会先潜水,观察谁是班主任,以及班主任的活动规律。下载好班主任的微信头像备用。在合适的时机迅速换上班主任的头像,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的和班主任一模一样实施诈骗。而且,骗子一般不单独行动哦,还会有内应一起潜入群内。必要时可扮演“家长托”,和骗子一起演双簧。哎,城市套路深,要不要回农村啊?
4 k% v7 U5 s; ?8 @. e- k# a0 X8 g3 |. _; d+ v1 P$ E
行骗第三步:0 T7 ^$ A: u( D- G1 Y* l
巧立名目骗完就走人。骗子找到合适的时机,比如班主任上课去了不带手机,比如过节老师也出去嗨了没顾得上看手机,冒充班主任在群内发送收取资料费的信息。看到的家长毫不迟疑的第一时间在群里发红包交了钱。等到真的班主任看到信息发声时,骗子已经退群走人,溜之大吉。而他们骗取的钱也会迅速洗白装入腰包。9 k( z0 `* a# [# E
, v* w$ G% y' w+ j3 }& j
这个过程简单,但背后是骗子的精心策划" ~9 T, K! z$ a/ n* M9 O
还涉及复杂的黑产链条
m. n6 U2 g9 _5 V) l0 X$ O' E所以,一定不能大意!
& [% j' K3 c/ k" v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9 t: p$ I$ I$ B8 N. x2 p; @. W, R- @; C
第一、家长群的群主迅速对班级微信群、QQ群成员进行身份核查,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请开启进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 {. f1 X" O7 H, s1 Z5 i' U7 @4 f; h, @4 o1 a
第二、请大家细心一些,对各类网络消息加以辨识。这几起案件都在假期,如果家长能问问孩子老师有没有说要缴费,也不至于上当受骗。骗子要求交400元,还要分两个红包发出。如果怀疑一下为什么,也可能不会上当受骗。- Z# P4 M" _7 @) U
; E. D& l) p; h: `% M6 x第三、骗子的手段会应时应景的花样翻新,但骗你钱的目的亘古不变。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到:不要向网络、电话里的“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包括验证码、密码)!坚决不给陌生人汇款、转账!' d* v5 K5 I+ Z% i& c6 w
& R* r& b0 Y2 r8 |
来源:洋县公安
: a2 k" u; y" a: b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