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我从重庆邮电大学来到城口县蓼子乡新开村担任第一书记。美丽的新开村地处大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在1300米以上,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山大、沟深、坡陡,巴掌田、鸡窝地,耕地贫瘠、稀少也是新开村的特征。庆幸的是,新开村3社堰塘湾还有一块约60亩的集中连片的高山生态优质水田,在这儿种下天然无公害、优质的高山生态水稻,简直就是世外“桃花源”。
(左一为蓼子乡新开村第一书记田帅辉)
2019年9月,我和驻村工作队员卫生同志一起帮助建卡贫困户汪云康收割水稻。看着堆满院子的、金灿灿的稻谷,我心里乐开了花,看来今年水稻有个好收成。当我们用筛子帮助筛稻谷除杂质时,我发现稻谷特别的轻,仔细捏了捏,竟然很多都是空壳。
“汪叔,今年怎么这么多空壳?”我问了下汪云康。
“是呀,田书记,今年稻谷收成不行,空壳太多。”汪云康一边搓着稻谷,一边无奈的对我说。
“什么原因呢?”我紧接着问。
“今年太旱了,水田的水量不够,影响了稻谷的收成,我的那几块水田产量也不行”,站在旁边的建卡贫困户黄绪才跟着说到。
“我记得你们那片水田旁边就是苍溪河嘛,长年流水不断呀,怎么水田会缺水呢?”我接着问。
“田书记,主要是水田旁边的堰渠没有硬化,长年失修,都长满了草,水还没从河里流下来就已经渗到地下了。我们都很着急,你看能不能给政府申请下帮我们修下这个堰渠?这可是涉及到3个社20户的60亩水田呀!”3社社长凌发权急迫地说到。
看着村民们一个个急切的目光,盯着河坝边上那片金灿灿的水田,我心里笃定了主意。当天下午,我便召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社长和村民代表开会研究3社堰塘堰渠维修事宜。经过大家集体研究、充分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将大大提升堰塘湾水田灌溉能力,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我们便立即上报联系村领导和乡党委政府申请维修堰塘堰渠项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深入调研、论证后第一时间将该项目纳入2020年项目库。
2020年2月,堰渠维修项目正式获得批准立项,整个堰渠项目共包括600米的堰沟维修、1个拦水坝和1个沉水池修建等,总投资12万元。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大家仿佛已经看到潺潺的流水顺着堰渠从河坝流向水田。
“谢谢您们,谢谢党委政府。”汪云康紧紧握着我的手说。
该项目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为了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建成人民满意的工程,在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东代表会上,我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项目务必做到质量过硬、财务过硬、进度可控、安全可控;二是务必做到公示公开,让群众知晓、监督;三是尽可能多地让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到项目上务工,带动群众增收。
项目不大,但实施难度极大,原因在于该水田靠近河坝,距离主干公路比较远,只有一条窄窄、陡峭的生产步道连接,河沙、水泥、施工设备等运输难度极大,转运成本费用极高。为了把这工程建成群众满意、经得起考验的民生工程,我提出要求必须要有一名负责任、懂技术、懂管理的人负责该项目,同时还要做好与水田相关的农户协调工作。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大家一致同意由村主任、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曾尧权同志牵头负责,理事康正荣负责技术指导,3社社长凌发权组织现场施工。
为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各位同志各负其职,协同推进,有的负责原材料采购和驮运,有的负责技术指导,有的负责现场施工。大家不辞辛苦,积极推进项目进度,端午节大家都没有休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不管刮风下雨,我坚持每周都要到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用皮尺测量堰渠的长度、深度、宽度和厚度,看它是否符合技术合同要求、施工进度是否符合预期,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现场施工人员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题。每次到施工现场,我都会对施工工人再三强调:“这是我们自己的项目,一定要把它建好,要对得起广大群众。”
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和团结协作,即使期间经历多次暴雨袭击,我们也没有停歇,该项目终于在6月底完工,并于7月9日顺利通过验收。看着哗啦啦的河水顺着堰渠流向每一块稻田,我在想,水通了,群众的心也就通了。
2020年7月15日,蓼子乡、明中乡等地突降特大暴雨,河水暴涨,湍流不息。“堰渠项目能否经得起这次特大暴雨洪水的冲击和考验?”我心里打了个小小的问号。当我第一时间飞奔冲到堰渠现场时,心里开怀大笑啦,洪水虽然很湍急,但堰渠依然岿然不动,仿佛洪水与它无关。
堰渠终于修好了,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动着,但我们驻村工作队3人发现村民以往种植水稻比较随性,这是不是也会影响到高山水稻的产量?驻村工作队员陈登伦是农技出身,对种植水稻比较在行。我们能不能搞块田,用科学的水稻种植方法进行试验,看产量能不能提上去?我们驻村工作队3个人思索着。
打定主意后,我们驻村工作队便流转了一块0.5亩水田进行水稻科学种植试验,美其名曰为“驻村工作队科学试验田”。我们亲自操作农耕机器,一遍一遍地打田,将田翻的尽可能细。在栽秧的时候,按照陈登伦的技术指导,充分考虑日照、风向等因素,我们采用宽窄间距交叉栽秧的方式,用细绳精确测量、固定每一行的间距,确保秧苗在合适的空间健康成长。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强化科学管水,做到浅水勤灌、适当晒田,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作为驻村工作队,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试验田,通过我们的科学种植,能够在下半年有个好的收成,能够提高水田的产量,为广大村民做出示范和推广。
我相信就凭我们村高山生态水稻优良的品质和规模产量,一定不愁销路。下一步,在秋天水稻丰收的时候,我将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将我们村高山生态水稻销售出去,并且还要卖个价钱,让村民们有个更好的收入。
后来,我们在高山生态水稻中大力发展稻花鱼养殖,提高单位亩产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计划将水田周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风貌进一步美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建成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邀请四方宾客到我们新开村切身感受下真正的乡土气息,呼吸高山深处新鲜的空气,体验乡村振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