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济南2月1日电(记者邵鲁文、闫祥岭)近日,山东枣庄一企业的部分奶枣产品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并销往重庆、浙江、四川等25个省份,引发社会关注。6 m4 ^6 c1 H! p3 Q
5 a H7 y7 |( M/ Z6 |& t这批“涉疫”奶枣是如何生产的?相关产品将病毒传染给人的风险有多大?“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4 ~! m6 ^! ~/ r) x; ]' a
. M6 L7 C( j, F0 D+ \半月内销往25省份,买家既包括食品批发商也有个人9 m5 h) t+ O1 p x( c- }
2 p5 q4 ]4 ~ d- D. Y
奶枣通常由大枣去核、外部裹上奶粉制成,是当下不少年轻人喜爱的零食。记者了解到,此次枣庄流出的“涉疫”奶枣,是由于生产企业使用了核酸检测阳性的乳清粉所致。- j' ]+ `5 B7 D3 `0 [: o- m
: ^0 I6 a) T1 s9 z R4 u$ g- Y' d
记者从山东省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获悉,天津市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在去年12月24日经天津港从乌克兰进口乳清粉共计100吨,其中10吨1月5日被位于山东枣庄的山东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用作生产奶枣原料。1月14日,天津市在对进口原料乳清粉核酸检测时,发现结果为阳性;在深入溯源及流向排查时,发现部分“涉疫”进口乳粉涉及山东,随后于1月18日晚通报至山东省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 a9 f4 U8 U$ c: b0 `/ A
& Y7 G, G& q0 r% B枣庄市防疫部门对涉事企业厂区环境、“涉疫”乳清粉及外包装、奶枣产品(半成品、成品)及外包装和线下经销商库存成品等抽取样本460份,经核酸检测阳性样本64份。
M" ?" @% x) m" Z* ^6 [% q0 G
& |4 Z0 W" e; v4 Y* s枣庄市副市长、枣庄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组长刘吉忠说,据调查,相关企业已使用5.475吨乳清粉共生产奶枣产品31.36吨(成品25.03吨,半成品6.33吨),成品中22.22吨已销售。其中,线下销售17.72吨,涉及山东、江苏、安徽3省的5个市(临沂、徐州、连云港、芜湖和枣庄),共9家经销商;线上通过拼多多平台、阿里巴巴平台销售4.5吨,共13944单,涉及北京、福建、甘肃、广东等25个省份的321个市县,买家既包括食品批发商也有个人。4 d) ^6 X; N+ k$ X( \5 {/ E
$ m% h- R; Q& |" m* {) T; y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对流入奶枣核酸检测出阳性样本,目前最多的为重庆市36份检测样本阳性,其次为浙江检出12份阳性,部分省份还未公布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30日21时50分,枣庄市已将所有产品流向信息推送至相关地市。
2 r( y, O8 f( X) |% t% t( t$ ?) b3 B5 k
通过奶枣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不大- N3 q% S" Q, I) I) B
9 T3 _7 T4 Q+ ~/ u5 T- U3 Z“涉疫”奶枣流通后,风险有多大?各地卫健部门近期陆续发布通报,提示市民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i; ~8 E1 g0 W; r, c; @( L
' D7 }! t9 l+ F% v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提示,由于生产加工奶枣所用的乳清粉为干燥、常温保存的非冷链食品,该批“涉疫”奶枣从原材料进口、加工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温下保存长达1月有余,且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未见直接接触该产品引起的病例报告,也未见从该批产品中分离出活病毒的报道,因此虽然该产品检出核酸病毒阳性,但其传染性较小,由该产品引起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不大。. a/ ~3 G7 h7 k0 |
8 @# {. T' S5 l. r2 \- t/ C w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报显示,经重庆市相关专家分析研判,该批物品引起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低。% i+ a1 c8 F' Z: ^+ }/ Z+ C1 q7 k% \
5 G/ d" m ~: E3 `4 c3 g4 w- B
山东省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雷杰介绍,从专业角度考虑,低温湿润环境适合病毒生存,乳清粉是干粉,干粉里面不适合病毒存活;从技术角度来说,奶枣或者乳清粉虽然核酸检测呈阳性,但病毒载量很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是活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此外,目前所有涉及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包括最早接触这批乳清粉的工人。“基于这三点,我们可以判断,通过这个途径,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雷杰说。, ]4 _4 E& q& k7 T3 E, S" o7 C
W) e" l3 [) f# o- U8 {( d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核酸片段,无论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检出核酸阳性;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就具有传染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
9 K+ y* B! U7 t, r# _3 T& f& P& F" M
+ d% M9 K9 j. j. c2 U! Z各地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 n3 g v: `0 z! Z6 E( i9 j9 |
5 W8 V% ^; s; c“接到通知后,枣庄市连夜对涉事企业进行实地管控,暂停了所有产品生产和销售。”枣庄市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组长李忠孝说,防疫部门在第一时间将未使用的“涉疫”乳清粉、厂内及销售点未销售的成品和半成品及包装物共计15.36吨交由专业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进行销毁,并对所有疫点进行消毒。* q0 L! y$ @, ^# z
; O# x* H" T% z+ l4 }5 |记者发现,在收到枣庄市“涉疫”奶枣产品流入风险提示函后,贵州、重庆、湖南、天津等地按疫情防控要求,排查追踪接触“涉疫”产品人员,对接触“涉疫”产品人员落实集中隔离管控措施并开展核酸检测,对尚未食用的“涉疫”奶枣及包装全部收回并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同时,第一时间采集并检测相关外环境样本,对接触“涉疫”产品相关外环境进行了全面消毒处理。
6 p ]( Q% N/ O6 `7 y
/ z+ P1 @6 Z; l/ N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向24个外省份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告知函后,根据目前的回访反馈,该批产品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 [8 \: N0 E& n3 P) Y1 v( N Q9 c0 H6 O9 W2 i5 \, ^0 \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宇红说,从境外直接进口的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要做好预防性消毒和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山东共消毒集装箱(器)把手3.99万次、集装箱(器)内壁1.91万次、货物外包装116.01万件、运输工具3.23万次,作业人员每三天一检测,已核酸检测2.7万人次。9 l* W- h& @) W
! W. O$ b, A D
“此次‘涉疫’奶枣事件发生,也对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尤其是跨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反映了联防联控的重要性。”李宇红表示,下一步,山东将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对进口货物的源头、装卸储运、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全过程的管控,定期对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工作场所和从业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继续与其他省份做好信息互通和联防联控工作,织牢织密防控网,最大限度控制新冠病毒通过物流渠道由境外向境内传播。$ U/ b2 [. d0 f- `
# d; `3 O/ _$ I0 T Q6 b% g9 ~李宁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也要增强防护意识。在处理食品及其包装整个过程中,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处理进口食品时更要注意。6 ?4 T; n. M, C, q/ z
|
|